郭台銘在美國建廠的「如意算盤」
2017/07/28
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的在美國投資已全面啟動。7月26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正式宣佈,向威斯康辛州的大型液晶面板工廠等項目投入100億美元。此舉將為美國的就業和削減貿易赤字做出貢獻,以此接近面臨困境的美國總統川普,在美國構建僅次於中國的生産基地。
在美國華盛頓的白宮記者會會場,郭台銘彎腰緊緊握住川普的手。郭台銘強調將為實現美國製造業的理念而竭盡全力,提出了以面板工廠為開端、在美國構建8K和5G相關生産基地的構想。
![]() |
在白宮握手的美國總統川普(左)與鴻海精密工業董事長郭台銘(7月26日,Getty-Kyodo) |
今後4年裏鴻海將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世界最尖端的「10.5代」液晶面板工廠,形成大型電視的一條龍生産體制。此外,面板和影像技術還將向醫療器械和自動駕駛汽車等多個領域拓展,構建相關産業的生態系統。2016年收購的夏普的技術實力將對相關戰略提供支援。
鴻海在中國各地建立了大型工廠。2000年代以後,鴻海從美國蘋果獲得了智慧手機代工訂單,實現了快速增長。最近,由於人工費暴漲等影響,鴻海被迫進行戰略轉型。通過此次投資,美國被鴻海定位為僅次於中國的增長舞臺。
據悉,鴻海是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産品的主要消費地是美國。正是被川普視為眼中釘的對華貿易赤字的「罪魁禍首」。對於因支持率低迷陷入困境的川普來説,將鴻海的工廠引進美國,將成為一項重大政績。在全球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郭台銘堅稱製造業是關鍵,強調鴻海的優勢性,在趨於內向的美國,以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關於投資地區的選擇,約7個州進行了激烈競爭,最終威斯康辛州獲勝。據悉,郭台銘不僅與川普,還和各州州長進行了直接談判,在土地和電力等費用方面爭取到有利條件。
今後能否建立面板的零部件和生産設備等供應鏈將成為課題。鴻海在中國廣州也在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面板工廠。中國大陸企業也在積極推進增産投資,面板供應商餘力不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