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鴻海夏普積極投資美國存風險

鴻海夏普積極投資美國存風險

2017/06/08

PRINT

  儘管美國是液晶面板的主要消費地,但鴻海和夏普在美國展開積極投資將面臨政治和市場結構變化這2大風險。

 

  川普政權承諾推動製造業回歸美國,鴻海和夏普將迎合這一意向,相繼在美國成立新工廠,在就業等方面作出貢獻。此舉意在規避川普政權正討論實施的邊境稅等,通過向政權靠攏,推進在美國順利拓展業務。

 

  4月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夏普社長戴正吳訪問美國並會晤川普,直接磋商了對新工廠的援助。但如果因「通俄門」等導致川普政權根基出現動搖,鴻海和夏普在美國建立工廠的必然性將隨之減弱,有可能不得不調整工廠的佈局戰略。

 

  另一方面,面板市場的結構變化也是風險因素。目前,由於大型電視的全球銷量增長,面板市場呈現出「最近幾年沒有過的強勁走勢」(夏普高管)。此外,南韓三星電子為轉向有機EL面板,2016年關閉了液晶面板工廠的部分生産線,這也加劇了面板的供不應求。

 

  但在中國,除了鴻海和夏普之外,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等當地大型企業也在推進建設新工廠,今後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出現大型面板供過於求的局面。

 

  此外,要在液晶面板産業基礎薄弱的美國新建工廠,必須在零部件採購等方面吸引供應商,如何確保收益性將成為課題。

 

  與此同時,電視用面板轉向有機EL也是風險因素。以領跑的南韓LG電子為代表,松下和索尼等日本國內巨頭相繼投放新産品。夏普希望通過8K液晶電視進行對抗,但根據今後的動向,液晶面板如今的地位有可能會動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