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在美投資欲轉型汽車廠商?

2017/09/05


  全球最大電子産品代工企業台灣鴻海精密工業將加速開拓純電動汽車(EV)及互聯汽車領域。董事長郭台銘表明了近期將在美國設立新研發中心的構想。鴻海素來以追求低成本生産來主導IT産品降價,其動向有可能推動純電動汽車的全面普及。

 

川普(左)與郭台銘(右)握手(7月26日,Getty-Kyodo)

 

  8月6日,鴻海發佈聲明稱,目前正就在密西根州的投資進行評估和研究。有部分中國媒體報道,密西根州州長史奈德訪問了鴻海位於深圳的工廠。負責接待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明了將在該州建設純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和互聯汽車研發中心的構想。

 

  鴻海還設想與2016年收購的夏普合作,在美國建設中小型液晶面板工廠。除了面板之外,對夏普在影像相關技術和通信技術方面的貢獻也寄予厚望。為了在美國構築汽車電裝産品供給網,鴻海希望充分利用夏普的技術能力。

 

  2013年,鴻海整合汽車電裝産品部門,新設了一個業務群。2015年與騰訊控股等在純電動汽車的研發方面展開合作。2017年3月,鴻海宣佈向純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出資等,開始獲取純電動汽車領域的相關需求。但鴻海主要在工廠所在的大陸地區進行活動。

 

  如果此次能夠實現在密西根州建設研發中心的構想,鴻海則有可能加速在美國的行動步伐。據悉,郭台銘有一輛美國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鴻海為其生産引擎罩等零部件。

 

  谷歌、蘋果等與鴻海關係密切的美國IT巨頭紛紛致力於純電動汽車市場,鴻海認為這是一個良機。

 

  2014年,郭台銘表示,希望能為市場售價1.5萬美元左右的純電動汽車提供代工。鴻海與IT巨頭們加深合作,是為了獲得電裝産品的需求,還是想要自己生産純電動汽車、向汽車廠商發起挑戰?尚無法看清鴻海整體的具體戰略。

 

  鴻海通過推進IT領域的水準分工,改變産業結構的貢獻不容小視。因為在IT産品製造方面擁有最高的成本競爭力,汽車業內有觀點認為「如果純電動汽車實現普及,價格和品質將成為競爭核心。鴻海預計將通過純電動汽車再次取得在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上的成功」(日本汽車廠商相關人士)。開啟網點建設的郭台銘的構想將如何付諸具體實施,今後的動向將備受關注。

 

  速度之快令合作對象震驚

 

  「鴻海精密工業董事長郭台銘私下透露,計劃在美國投資30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8月1日在企業精英參加的會議上這樣表示。在計劃尚未敲定的階段就不斷強調投資和業務構想是郭台銘的一貫方式。速度之快令合作夥伴震驚。

 

  郭台銘於7月剛剛宣佈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建設面板工廠等。計劃以新一代超高清8K為中心,構築相關産業的「生態系統」。郭台銘表示,美國投資才剛剛開始。300億美元的可信度尚不明朗,但在美國密西根州的下一輪投資構想已經出爐。


 

  要想建設面板工廠,玻璃及製造設備等供應商的參與必不可少。但中韓廠商的工廠新建計劃一個接一個,鴻海本身也於2017年3月剛剛在廣州建設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面板工廠。台灣某面板零部件公司叫苦説:「現在進行評估和研究已經來不及了」。

 

  郭台銘2015年對印度媒體表示,我們到2020年將(在當地)建設10~12個工廠。但鴻海年度總結報告顯示在印度的工廠只建了幾個。鴻海一旦認為沒有前景,就會果斷轉變方向。

 

  應對白人至上主義團體及反對派的拙劣做法,讓川普遭到了美國經營者的反對。鴻海在美國投資的前景或許不會一帆風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台北 伊原健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