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攻防(2)大魚吃小魚

2018/02/20


       「從高通上市時就持有他們的股票了。多虧了高通的股票,才能供兒子上大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即將退休的教授蒂莫西(音譯)如此表示。1991年底高通作為通信設備新創企業上市時,蒂莫西因為高通是本地企業而購買了其股票,26年後股價漲到了100倍以上。

 

       高通憑藉行動通訊相關的眾多專利,在智慧手機時代躍升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半導體企業。高通的技術人員表示,「在(新一代通信規格)5G時代也將處於領先地位」。高通聖地亞哥總部有一面「專利墻」,展示著高通獲得的1000多項專利。2016年秋季高通提出收購荷蘭恩智浦半導體,恩智浦擅長生産汽車半導體,而該領域正是高通的薄弱項。通過收購,高通可能進一步擴大霸權。

 

高通總部的專利墻

 

       但是,捕食者卻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被捕食者。「向高通發出收購要約」,2017年11月5日,高通的首席執行官(CEO)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49歲)在電話中被告知這一消息。對方是2周前在台灣碰過面的陳福陽(Hock Tan,65歲),以「收購大王」而聞名的美國博通公司CEO。

 

       陳福陽曾在1年前與莫倫科夫會餐時提議兩家公司合併。但是高通以收購恩智浦為優先課題。於是博通決定吞下高通。當時陳福陽認為,受與蘋果的專利之爭影響,高通股價表現疲軟,正是收購的絕佳時機。在遭到高通拒絕後,又展開了委託書爭奪戰,還有傳言稱博通將提高收購額來對抗。

 

       「一線的融合要到什麼時候?」美國半導體公司飛思卡爾的員工無奈地表示。該公司起初從美國摩托羅拉剝離出來,2015年底被恩智浦以約合2萬億日元收購。2016年高通決定以約合5萬億日元收購恩智浦,此次博通又打算斥資15萬億日元收購高通。在半導體行業,對外公開的1萬億日元以上的收購案在最近3年就有10件。總市值更高的強者吞併弱者的食物鏈現象一直在持續。

 

       11月下旬,博通提出收購方案的2周後,主力通信半導體企業美國Marvell宣佈以約合6700億日元收購同行Cavium。雖然Marvell的CEO馬特·墨菲(44歲)表示「並不是受到博通與高通的影響」,但是在弱肉強食的時代,為了生存下去所有的企業都不得不摸索出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健一 伊原健作 佐藤浩實 細川幸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