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半導體遊戲規則的張忠謀
2018/06/06
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的實際創始人——張忠謀董事長(86歲)於6月5日正式退休。張忠謀確立了專攻生産的業務模式,推進了半導體設計、開發和生産的分工。新興企業的進入門檻被降低,張忠謀被稱為改變綜合廠商主導産業結構的變革者。從5日退休記者會上的發言等,一起來回顧一下張忠謀這些年走過的路。
創新的基礎設施
「台積電三十多年前創立,就選擇以晶圓代工為商業模式,這選對了,矽的積體電路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到被取代的可能性」。「十年後,世界仍會非常需要、甚至更需要台積電」。
![]() |
5日,張忠謀在股東大會上辭去所有職務後,在位於台灣新竹的公司總部舉行記者會,感慨至深地進行了總結。需要鉅額投資才能生産的半導體一直是美國英特爾、日本企業等綜合廠商的優勢領域,1987年成立的台積電專注於生産,正如張忠謀所説「改變了遊戲規則」。這一新構想推動了專注於半導體設計、開發的Fabless(無生産線)公司的崛起。
比如,美國高通開發的小型高性能半導體為智慧手機的普及做出了貢獻。從事GPU(圖像處理半導體)業務的美國英偉達在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高級運算處理方面備受期待。
台積電在2017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中排名第三,另有3家Fabless公司進入前十。張忠謀表示,構築了支撐創新的基礎設施是其「最大的驕傲」。
預測未來的眼光
在中國大陸出生、曾任美國大型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TI)高級副總經理的張忠謀1985年受台灣當局邀約發展半導體業務,從美國移居到台灣。
當時在半導體記憶體方面十分成功的日本企業處於全盛時期,美國國內的威脅論高漲。張忠謀在2年後的1987年成立了台積電,成為全球首家專業代工廠商。
台灣聯華電子(UMC)等也從事代工服務。聯華電子利用在生産方面積累的技術強化設計和開發,張忠謀則專注於生産,並認為不應該和客戶發生競爭關係,將獲得信賴放在最優先的位置。
從雷曼危機過後的2009年開始,張忠謀不顧分析師們的反對,為了滿足客戶的要求決定加大投資。與需要大量「iPhone」用高性能半導體的美國蘋果建立合作關係。前瞻市場、大膽投資、不斷取得成功的張忠謀被稱為「擁有預測未來眼光的人」。
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沒有矽的積體電路,幾十億人的生活都會改變」。
張忠謀在5日的股東大會上這樣自信地説道。在總部附近的台積電博物館「台積創新館」中,展示了台積電生産的半導體應用實例。從智慧手機、遊戲機、冰箱到汽車,台積電生産的半導體應用廣泛,為産品的降低價格、提高性能做出了貢獻。
5月底,英偉達首席執行官(CEO)黃仁勳在台北稱讚張忠謀時表示,沒有台積電,就沒有英偉達。他稱,感覺一個重要時代結束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