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展開5G攻勢 建圖像感測器新工廠
2019/10/30
索尼將在日本長崎建設用於智慧手機攝像頭等的半導體圖像感測器的新工廠。索尼將投入1000億日元規模,最早在2021年度投入運作。索尼的圖像感測器是世界市場佔有率的首位,認為隨著智慧手機攝像頭的高功能化和新一代通信標準「5G」的普及,感測器業務將維持增長。在「物聯網(IoT)」時代的核心零部件領域,日本企業正展開進攻性投資。
圖像感測器被廣泛應用於數位相機、攝影器材和工業機器人等,被稱為「電子眼」。由於5G和自動駕駛的普及、工廠的自動化,交換圖像和影像的需求隨之增加,在此背景下,發揮核心作用的圖像感測器的市場有望擴大。
![]() |
美國調查公司IC Insights數據顯示,從各國的半導體整體份額來看,日本1990年曾達到49%,但受到南韓和台灣等企業的攻勢影響,2018年降至7%。另一方面,在半導體中,圖像感測器結構複雜,被認為傳統型製造業的經驗可發揮作用。索尼在圖像感測器商用化方面領先,掌握全球份額的5成。在居第2位的南韓三星電子也展開投資的背景下,索尼希望通過新工廠建設,到2025年度將市佔率提高至6成,以甩開三星。
索尼新建工廠的位置是長崎縣諫早市的現有工廠的相鄰處。佔地7萬4800平方米,量産面向智慧手機的「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圖像感測器」。
自2016年從東芝收購大分縣工廠並使之投入運作以來,索尼時隔約5年再次建設半導體的新工廠。從零開始建設工廠是自2007年的熊本縣第2工廠以來的首次。
索尼在日本國內4個基地生産智慧手機攝像頭用圖像感測器,産能(換算為300毫米晶圓)為每月10萬張左右。提出截至2021年3月提高至每月13萬張的計劃。索尼一直推進現有工廠的增強和效率提高,但隨著需求擴大,將通過新工廠增加産能。産能將在今後確定,被認為將自2021年度起逐步擴大,最終達到月産數萬張的規模。
美國調查公司IDC數據顯示,2019年的智慧手機供貨量比上年減少2%,僅為13.7億部,但到2020年有望時隔4年轉為增加。今後隨著5G智慧手機的普及,數據容量巨大的攝像的需求將隨之提高。自動駕駛和工廠機器人需求的增加將推動市場的擴大。
![]() |
圍繞索尼的半導體業務,美國投資基金Third Point要求拆分和剝離,但索尼並未同意。該業務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營業利潤約為1439億日元,佔整體(合併利潤調整前)的15%。索尼通過新工廠建設,再次將圖像感測器定位為肩負整體增長的業務,拒絕Third Point要求的態度日趨鮮明。
圍繞被視為經濟先行指標的半導體,著眼於5G的普及而增加投資的趨勢已經出現。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7~9月時隔5個季度實現營業利潤增長,將2019年的設備投資上調至比往年增長4~5成的1.5萬億~1.6萬億日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