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眼」是決定索尼勝負的關鍵

2019/11/06


  索尼將建設生産半導體圖像感測器的新工廠。對索尼而言,作為科技企業要實現增長,居全球份額首位的圖像感測器是不可缺少的存在。5G時代即將到來,被稱為「電子眼」的圖像感測器在智慧手機、自動駕駛和醫療領域的需求將增加。索尼還將利用人工智慧(AI),在半導體領域構建通過服務賺錢的新商業模式。

   

  圖像感測器用於智慧手機等,容易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如果需求減少,會因費用先行而成為業績的沉重負擔。索尼過去也遇到這種痛苦的經歷,因此社長吉田憲一郎等高管一直對新工廠的建設進行慎重討論。在這一時機敲定建廠,是由於認為業績恢復使投資能力提高,同時智慧手機以外的圖像感測器用途擴大,將拉動企業增長。   

  

     

  索尼通過精選重點領域和削減成本,形成了通過遊戲、音樂和平板電視等廣泛業務賺錢的結構,2018年度的合併營業利潤達到8942億日元,創出歷史新高。營業現金流(主營業務等賺到的現金,不含金融領域)也增長約7500億日元。開始有能力積極投資存在風險的半導體。

    

  圖像感測器的增長預期也鼓舞了索尼。行業內有觀點認為,2023年的圖像感測器世界市場(按個數計算)將比2018年增長6成。從屬於主力的智慧手機用感測器來看,1部手機使用多個攝像頭的趨勢加速。如果能通過5G高速傳輸大量圖像,還有望贏得自動駕駛和工業機器人等物聯網(IoT)領域的需求。

   

索尼的社長吉田憲一郎(9月的技術展示會,東京)

       

  10月24日開幕的東京車展的索尼展區,暗室內設置了立體模型,但因為太黑,用肉眼幾乎看不見模型的具體樣子。解説員啟動位於立體模型之上的監視器,螢幕上就清晰地映出模型的樣子。

          

  索尼強調的是與人類肉眼相比,採用圖像感測器的攝像頭更能清晰地捕捉影像。為實現自動駕駛實用化,汽車廠商等正在推進研發,索尼將面向他們推銷感測器技術。

    


       

  10月中旬,索尼時隔6年參加在幕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家電展銷會,此次也是為了宣傳搭載到醫療器械上的圖像感測器的性能。索尼展出了手術用顯微鏡系統。

      

  著眼於智慧手機以外的感測器需求,索尼目前在推進研發搭載AI的圖像感測器。在自動駕駛時,因感知到障礙物而將要停車的狀況下,和把數據傳送至雲平臺處理相比,通過配備AI圖像感測器的車載攝像頭進行現場判斷能更快完成數據處理。    

      

                 

  在圖像感測器領域,如果把AI功能作為服務來提供,可通過數據處理等獲得使用費,此前屬於一次性出售的圖像感測器的盈利方式可能發生改變。2018年度,包含圖像感測器等的索尼半導體部門賺到約1439億日元利潤,佔整體(合併利潤調整前)的15%,但過去也有虧損的時期。針對半導體業務,索尼力爭建立能穩定盈利、被稱為「經常性(Recurring)」的商業模式。

          

  意識到美國IT巨頭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索尼高管提出「成為由科技支撐的創造性企業」。但是,遊戲等娛樂業務與谷歌、迪士尼的競爭日益激烈。索尼集團無法産生新的增長業務,對排在世界首位的圖像感測器的依存度不斷提高。

       

  索尼此前通過整合電視生産基地等舉措來提高盈利能力,建設新工廠是試圖描繪新增長戰略的體現。在冒著半導體行情風險等的背景下,索尼能否維持此前的利潤增長?半導體新工廠將成為試金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井洋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