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白色家電悄悄復活
2020/01/09
在日本,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白色家電」的價格正在上漲。從家電量販店等的2019年櫃檯平均銷售價格來看,與10年前相比,洗衣機上漲約9成,而空調和冰箱上漲2成。「黑色家電」方面,尤其是電視在全球市場面對南韓和中國企業而陷入苦戰。利潤率不高、曾是各電機企業整合對象的白色家電如今由於雙職工家庭增加等原因,借助面向日本的高附加值和高價格戰略,正在為企業的收益作出貢獻。
在2019年底的假日,位於東京的家電量販店比酷相機有樂町店因討論電視和冰箱等更新換代的家庭顧客而熱鬧非凡。
日本總務省每月發佈的「零售物價統計」顯示,滾筒洗衣機和立式洗衣機的2019年櫃檯平均售價(東京23區)達到18萬8324日元(約合人民幣12143元)。總務省將納入調查對象的産品定義為「調查年份最為暢銷的産品群」。
![]() |
雖然調查對象的定義略有改變,但從價格來看,2009年洗衣機為10萬1207日元(約合人民幣6525元),而2019年上漲8萬7117日元(約合人民幣5617元),漲幅達到約9成。冰箱上漲約24%,小型空調價格也上漲約18%。雖然據總務省表示「各地區的銷售價格上漲情況不同」,但價格均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被稱為黑色家電的電視則大幅降價。在映像管電視被平板電視取代之時,超薄型成為高附加值産品,價格一度上漲,但2010年超薄型實現普及。價格迅速下跌至與映像管電視相同的水準。2019年的液晶電視櫃檯平均售價僅為4萬8243日元(約合人民幣3110元),比2009年下跌約5成。
![]() |
平板電視面臨國際競爭,全球範圍內價格下跌,這也對日本的價格産生很大影響。零部件邁向通用化,除電源部分以外幾乎全球通用。除了三星電子和LG電子等南韓企業之外,海信和TCL等中國企業也參與進來。日本企業力爭通過性能形成差異化,但LG電子最先實現支援超高清影像「8K」的有機EL電視商品化,日企逐漸無法保持技術方面的優勢地位。
在這一點上,白色家電不管是冰箱還是洗衣機,都比較重且佔地方,進口成品需要很大成本,因此海外企業難以涉足,日本國內企業得到保護。與電視不同,白色家電領域還需要打造適合日本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的産品。
![]() |
日本家電量販店內出售的洗衣機(資料圖,2019年9月) |
包括東芝出售家電部門等,日本國內電機企業進行整合,結果,保留業務的松下、日立製作所和三菱電機等掌握了巨大份額。演變為功能性的競爭,對消費者需求和生活方式變化的應對能力得到重視。關鍵詞是「縮短時間」和「便利性」。
在日本,雙職工家庭與10年前相比增加約2成。三菱電機2019年2月上市的冰箱「MR-MB45E」的上市之初建議零售價高達2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700元)左右。與容量基本相同的商品的櫃檯平均售價相比,高出10萬2991日元(約合人民幣6640元)。
冰箱配備的人工智慧(AI)可預測用戶今後使用食材的方法,放入專用冷凍室的食材在取出之後能立刻進行烹飪。工作日下班後匆忙開始烹飪的做飯時間也能縮短。
松下的滾筒洗衣機「NA-VX900」與智慧手機上的應用聯動,用戶可以從外出地使之自動投放洗滌劑。建議零售價不含稅為3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500元),比容量相同的機型高約1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092元),但由於「到家之後已完成洗滌,只要取出來疊好就行」(比酷相機)而受歡迎。消費者捨得在細緻入微的功能上花錢的「溢價消費」也成為背景。
不過,今後未必行得通。品質隨著功能一起提高,更換週期日漸長期化。調查公司GfK日本的高級分析師宮本徹表示,「高功能化也已經迎來極限」。
日本少子老齡化導致市場萎縮,今後20年家庭數量預計減少約5%。由於愛麗思歐雅瑪等銷售低價産品的新興企業的登場和家電的共用服務,除了購買日本國內企業産品以外的其他選項也在增加。用來探索新戰略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木雄一郎,花田幸典,岩戶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