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慧手機供應鏈在動搖
2020/02/19
中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正在動搖智慧手機等世界電子産品的生産。美國蘋果於2月17日發佈消息稱,預計2020年1~3月的營業收入預期無法達成。在電子産品製造服務(EMS)聚集的中國,主力産品iPhone的生産如果出現停滯,其影響可能波及日本等亞洲的智慧手機零部件廠商。
![]() |
中國從世界各地進口電子零部件等,加工成最終産品後進行出口。世界智慧手機産量的65%集中於中國。據國際貿易中心(ITC)統計,在成為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等大腦的積體電路等的進口總額方面,中國2019年1~11月達到2783億美元,出口的手機按金額算則達到1132億美元。中國在液晶面板生産上佔據世界一半的産能,也擁有很多將日本或南韓産的面板組裝至智慧手機的工廠。
蘋果一直高效利用著中國的這一生産供應鏈。聚集在中國大陸的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等電子製造服務企業的基地承擔了大部分iPhone的生産。蘋果匯總的主要供應商的所在地的清單顯示,全球範圍達到809家的供應商的基地有47%集中於中國。
蘋果此前發佈預測稱,1~3月的營業收入將比上年同期增長9~15%,達到630億~670億美元,但17日表示無法達成。iPhone相關工廠在同一天前已經全部復工,但在中國,跨省市的移動仍然受到限制,卡車司機不足等也對物流産生了影響。在生産基地勞動力和零部件短缺情況已經出現,蘋果表示「iPhone的全球供給暫時受到制約」。
另外,蘋果表示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難以預期,因此暫緩發佈新的業績預測。日本野村集團旗下的美國Instinet在17日的報告中分析稱,蘋果2020年1~3月的營業收入將比公司的此前預期下降40億美元左右,同時推測同一期間的iPhone銷量將減為4200萬部,比市場預期減少600萬部。
台灣零部件廠商等多家供應商表示,中國的iPhone工廠的開工率目前僅為30~50%,預計影響到3月底都可能持續。被視為世界最大生産基地的鴻海的鄭州工廠(位於河南省)日前取得當地政府的復工許可,恢復了生産,但開工率似乎並未提高。
據稱智慧手機的零部件數量達到1千種。雖然已重啟生産,但部分零部件仍難以向智慧手機工廠供貨,供應鏈並未完全恢復。台灣電子製造服務企業的高管表示,印刷基板的中國大陸採購正在受到影響。智慧手機以數百個為單位配備的電容器的供求也日趨緊張。
日本企業方面,村田製作所被認為向蘋果的高端智慧手機供應電容器。TDK則是智慧手機用電池的最大供應商,在中國設有生産基地。美國調查公司IDC預測,2020年1~3月中國智慧手機供貨量有可能同比減少30%以上。如果智慧手機生産持續停滯,零部件廠商因為庫存將增加有可能啟動生産的調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