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跨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採用日本方案
2020/07/29
關於連接南美和亞洲、大洋洲的首條海底光纜,推進相關計劃的智利政府採用了日本提出的線路方案。NEC等日本企業接到訂單的可能性增大。之前中國提出了連接智利與上海的線路方案。
![]() |
網際網路等國際通信的95%都是通過海底電纜傳輸。隨著物聯網(IoT)和新一代通信標準5G的普及,預計通信量將迅速大增。海底電纜是支撐大容量通信的主幹線,如何進行擴充是一大課題。
圍繞海底電纜,有觀點指出中繼器和電纜登陸點存在通信數據被監視的可能性。針對連接美國和香港的海底電纜,美國司法部6月表示反對美國谷歌、Facebook以及中國大型通信服務商參與項目的計劃。排除華為産品的美國川普政府也在智利政府的海底電纜計劃中施加壓力,阻止中國企業獲得訂單。
日本提議的線路是從智利經由紐西蘭到達澳大利亞雪梨,長約1.3萬公里。智利政府從成本和實用性考慮,認為這是「最值得推薦的線路」。
在獲得通信電纜及相關産品的訂單方面,方案獲得採用的日本處於有利地位。智利政府將在年底以後設立作為項目實施主體的特別目的事業體(SPV)。如果日本企業獲得訂單,日本政府將考慮通過國際協力銀行(JBIC)和日本總務省管轄的「海外通信放送郵政事業支援機構(JICT)」對SPV實施投融資。
在海底電纜領域,美國TE SubCom、法國阿爾卡特Submarine Networks、NEC是全球3強。NEC還在拓展連接非洲和南美的線路等亞洲地區以外的業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瀨洋平、 外山尚之 聖保羅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