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IT/家電 > 誰掌握亞洲數據霸權?

誰掌握亞洲數據霸權?

2016/11/07

PRINT

  「鋼鐵即國家」,德意志帝國宰相俾斯麥提出該口號是在19世紀中葉,因為支撐所有工業的戰略性原材料就是鋼鐵。在經濟重心已從産品製造轉向服務的21世紀,如今是什麼情況呢?

  「得數據者得天下」,這是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的話。創造經濟價值的原材料正在變為數位化資訊。

  關於大數據集中在世界的何處,觀察作為資訊傳輸通道的海底光纜就會一目了然。

  中國和美國之間以很粗的光纜直接連接。作為東盟(ASEAN)的轉机站,新加坡放射出無數條幹線。作為太平洋以西的轉運中心,日本的地位很難説高枕無憂。

  美國谷歌和Facebook於10月12日宣佈,在2018年建設連接洛杉磯和香港的光纜。不僅是通信公司,在網際網路上的「平臺提供商」也將掌握專用線路。

  從事社交網路服務(SNS)和電子商務的美國企業加快投資連接亞洲的線路和數據基地的原因何在呢?因為創造産業原材料數據主角的不再是企業,而是一個個消費者。

  中國和印度分別有14億人,而東盟有6億人。人們通過便攜終端相互連接。搜索記錄、支付記錄、煩惱的事、自言自語、照片、視頻……每個人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向網路上傳資訊。亞洲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數據生産地。

  吸收龐大數據不再是美國企業的獨角戲。創新也不僅限於矽谷等美國的西海岸。

  阿里巴巴的線上支付服務「支付寶」的用戶達到約5億人。結算額達到美國巨頭貝寶(PayPal)的3倍。此外,騰訊控股也以11億人的微信註冊用戶為武器,通過微信支付迅速擴大海外市場。

  中國政府曾建立了網際網路長城,阻止外國企業的進入。在城牆的內側,在廣闊的數據海洋中拓展新業務的中國企業逐步獲得了實力和經驗。

  城牆為單向通行。中國企業從內部進軍海外不受影響。以在紐約上市的阿里巴巴為代表,在中國發展壯大的網際網路巨頭在東盟增加了用戶,並逐步進入日本市場。

  現在沒有公平處理數據的國際規則。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本來能夠成為規則制定的基礎,但因美國國內的政治問題而觸礁。而日本的國會則拘泥於汽車和農産品相關的古典式國家利益討論,仍未看清21世紀經濟的姿態。

  目前的亞洲掀起了數位産業革命的風暴。這長場風暴遲早將席捲日本經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加坡 編輯委員 太田泰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3
具有一般參考性
 
8
不具有參考價值
 
11
投票總數: 8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