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搶先投資加強中韓半導體生産設備

2021/01/12


  南韓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部門的設備投資額2021年或將首次突破3萬億日元。除了掌握全球4成份額的半導體記憶體的需求穩定之外,三星還著眼於半導體代工業務的迅速增長,將增加投資。在半導體支撐下,三星2020年的營業利潤比2019年增長29%。在新冠疫情下,仍將搶先增加投資。

   

  營業利潤增長29%

    

  三星1月8日發佈的2020年全年合併財報(快報值)顯示,營業利潤比2019年增長29%,增至35.95萬億韓元。銷售額增長3%,增至236.26萬億韓元。新冠疫情導致世界經濟下滑的2020年全年仍實現了銷售額和利潤雙增長。

   

    

  優秀業績的原動力是半導體記憶體的旺盛需求。由於視頻會議和遠端授課等的浸透,數據通信量迅速增長,全球數據中心投資活躍。此外,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和遊戲機也需求強勁,推動了半導體的銷售增長。

   

  觀察三星已發佈的1~9月各部門的營業利潤率,發現半導體部門達到27%,明顯高於智慧手機(12%)和家電(8%)部門。10~12月,三星的盈利偏重於半導體的情況仍未改變,從全年來看,半導體部門盈利明顯增長。

   

    

  從營業利潤率來看,和三星在記憶體領域構成競爭的南韓SK海力士為17%、美國美光科技為19%。三星的盈利能力高出一頭,將借助較高的創造現金流能力,搶在其他廠商之前啟動增長投資。

     

  三星2020年10月發佈的2020年半導體投資額(預期)為28.9萬億韓元,比2019年增長28%,創出歷史新高。多家半導體設備企業透露,在2020年年底之前,三星方面提出了2021年的訂購計劃。據稱2021年將比2020年增加2~3成。三星表示「目前仍未確定」,但如果按訂單計劃執行,設備投資額達到35萬億韓元規模的可能性很高。

    


              

  主要投資對象是主力的南韓平澤工廠。該工廠配備最尖端的設備,用於生産半導體記憶體和代工業務,將逐步擴大生産規模。在中國西安工廠,也將繼續增産NAND型記憶卡。此外,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代工工廠也將更新生産線。

       

  中國手機銷量增加

        

  三星之所以搶在競爭對手SK海力士、美光科技之前開始增加投資,是因為重視最先擴大投資、在繁榮期賺大錢的必勝模式。搶先採購設備還有其他好處,那就是與供應商談判交貨期和價格時容易達成妥協。

    

  如果觀察需求側,拉動半導體行情復甦的是中國的智慧手機和數據中心。

   

三星的平澤工廠(南韓平澤市)

    

  取代因美國制裁而手機産量銳減的華為,vivo、OPPO(歐珀)、小米這3家廠商的份額增長。美國調查公司IDC的數據顯示,2020年7~9月華為的市佔率與4~6月相比從20.2%降至14.6%,而小米則從10.3%增至13.1%,正在搶佔華為的市場。

     

  此外,vivo、OPPO、小米作為半導體訂貨方的存在感正在提高,10~12月相繼推出晶片使用量較多的5G機型。這3家廠商不僅在中國,在印度和東南亞等地的份額也出現增長。三星對OPPO和小米的記憶體供給量原來就多於華為,存在更加受益的一面。

    

  此外,美國大型IT企業的數據中心投資也呈現增長態勢。各公司發佈的資料顯示,亞馬遜、微軟和Alphabet這3家數據中心運營商2019年的合計投資額達到5.5萬億日元,2020年全年增加3成左右,2021年有望維持增長。為了高速處理大量數據,除了CPU(中央處理器)之外,還需要尖端DRAM記憶體,給三星帶來利多。

   

  一般來説,半導體記憶體被視為通用産品,但在最尖端的DRAM領域,其他廠商尚未量産。尤其是面向數據中心的高性能産品領域,呈現訂單集中於三星的局面。三星以先進的技術實力和供給能力為武器,以有利地位推進價格談判,利潤率高於其他廠商,這也使大膽的投資決斷變為可能。

   

  短期內三星的記憶體業務看不到的死角。不過,中國正在推進半導體國産化。中國半導體廠商高管表示,儘管受到美國制裁,「但記憶體製造設備仍能順利採購」。為了不被中國企業趕上,除了設備投資之外,三星或許還有必要增加研發費用,不斷擴大技術優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