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放棄收購原日立旗下企業

2021/03/30


  美國最大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3月29日發佈消息稱,放棄收購原日立製作所繫企業KOKUSAI ELECTRIC(現歸屬於美國投資基金KKR旗下)。原因是未能獲得中國反壟斷部門的批准。在半導體産業的重要性在全球範圍提高的背景下,中國叫停了美國企業的併購。

     

  應用材料公司此前計劃以35億美元收購KOKUSAI,由於破裂,將向KKR支付1.54億美元的解約費。KKR日本公司的社長平野博文針對KOKUSAI向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表示「力爭單獨上市」。

   

KOKUSAI在形成電子電路所需的覆膜設備領域有優勢

       

   應用材料公司的營業收入排在半導體製造設備行業首位。2019年7月就收購居第12位的KOKUSAI與KKR達成協定。日本的「公正取引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認為2家企業的優勢領域不同,「不會實際限制競爭」,無條件批准。歐美等其他反壟斷部門也在定為當初收購期限的2020年6月之前進行了批准。

     

  另一方面,中國反壟斷部門未作出批准的狀況持續近9個月,收購期限總計延期3次。美國政府禁止向中國企業出口美國制半導體製造設備。有觀點認為中國擔心如果KOKUSAI併入美國半導體企業的旗下,中國企業能採購的設備將減少。

      

  在應用材料公司放棄收購KOKUSAI的背後,存在著中美高科技摩擦。半導體的供應鏈出現混亂,汽車半導體在全世界出現短缺。作為焦點的半導體産業直接關係到國家安保和産業競爭力。圍繞設備的併購將受到影響。

       

  KOKUSAI屬於美國投資基金KKR旗下。KOKUSAI發表聲明稱,「將在KKR的支援之下,不僅尋找戰略合作夥伴,還探討將股票上市作為今後的選項之一」。

      

  在中美持續對立的背景下,中國提出半導體的國産化,正在推進包括半導體製造設備在內的扶持政策。熟悉反壟斷法的日本神戶大學研究所教授川島富士雄指出,「中國也有可能並非基於純粹的競爭政策,而是根據産業政策的考慮,要求應用材料公司採取資産出售等措施,結果談判長期化」。

     

  KOKUSAI還向中國供應設備。中方有可能擔心隨著KOKUSAI被美國企業收購,中國企業的設備的採購將變得困難。

     


         

  實際上,在高科技領域,中國的審查遲緩導致手續長期化的案例正在增加。代表案例是美國高通收購荷蘭恩智浦半導體的案件。2016年秋宣佈了創出半導體行業當時歷史最高的約5萬億日元的收購,但到最後未獲得批准,2018年7月放棄。

   

  最近,美國思科系統對通信設備廠商Acacia Communications的收購也陷入僵局。2019年7月雙方宣佈達成協定,但中國的審查長期化。一度出現Acacia Communications宣佈解除合約、思科系統提出異議的事態。

    

  思科系統在確認中國的審查完成的基礎上,把收購價格提高7成以上,2021年1月簽署修正合約。到3月終於完成了收購手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