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逾4成IT企業營收下降
2021/06/15
零部件短缺的影響正在直接打擊承擔世界個人電腦逾8成生産的台灣企業。由於半導體等發生短缺,生産以個人電腦為中心出現停滯。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調查了19家台灣主要IT上市企業的5月營業收入,其中8家營收減少,佔比超過4成。19家企業的合計金額僅同比增長10.7%,創出2021年最低增速。
![]() |
日本經濟新聞調查了台灣19家主要IT(亞洲主要上市企業,Asia300)的5月營業收入,合計額為1.0952萬億新台幣。
由於新冠疫情推動個人電腦等居家需求增加,台灣各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自2020年秋季起明顯擴大。2021年仍維持強勁勢頭,1月增長32%,2月增長46%,3月增長22%,均表現堅挺。
不過,自半導體和液晶面板短缺進一步加劇的4月起,趨勢發生改變。以個人電腦相關領域為中心,營收減少的企業開始增加,5月這種趨勢進一步加強。
世界第2大電子代工廠商和碩聯合科技營收減少21%。除了美國蘋果智慧手機「iPhone」生産之外,半導體短缺導致個人電腦代工表現低迷。
![]() |
個人電腦相關企業的業績受到半導體不足得以影響(4月,台北市) |
5月世界第3大代工廠商、個人電腦生産巨頭廣達電腦的營收6個月來首次下降,降幅9%。同行業的仁寶電腦工業自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維持20~80%的增收,但5月連續2個月低於上年實績,營收出現9%的下降。
台積電(TSMC)等半導體企業依然維持滿負荷運作,保持強勁業績。不過,隨著全球疫苗接種取得進展,生産跟不上世界經濟復甦帶來的旺盛半導體需求。這正在對個人電腦、家電和汽車等廣泛企業的生産造成影響,據預計零部件短缺今後將持續1年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