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新款iPad Pro:台灣零部件大增
2021/06/23
蘋果iPad採用的台灣零部件正在增加。對最新款「iPad Pro」的進行拆解分析發現,按價格計算台灣零部件所佔的比率達到約2成,在各國和地區中僅次於南韓,躍居第2位。新採用的面向液晶屏的零部件等推高了台灣的份額。台灣還負責製造最新款iPad Pro的核心半導體。與舊機型(南韓掌握逾4成份額)相比,蘋果的分散採購取得進展。
日本經濟新聞社獲得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的協助,對5月上市的最新款iPad Pro(12.9英吋版)進行了拆解分析。在確定具體供應商方面,還得到供應鏈相關人士和各調查公司等的協助。
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的推算顯示,最新款iPad Pro的總成本為510美元,比舊款增加逾3成。按價格計算各國和地區的零部件份額,南韓為38.6%,與舊款(44.0%)相比有所下降,但維持首位寶座。
台灣在舊款iPad Pro上按價格計算的零部件份額僅為1.7%,最新款增至18.5%,躍居第2位。而美國(16.8%)則從第2位降至第3位,中國大陸(7.5%)排在第4位,排名沒有改變。日本在舊款上佔8.9%、排在第3位,最新款降至第5位,份額佔2.8%。
![]() |
從南韓企業來看,iPad Pro的液晶屏採用LG螢幕的産品,DRAM記憶體和NAND型記憶卡採用SK海力士産品。佔成本總額近3成的液晶(逾100美元)、DRAM和NAND(總計逾40美元)由南韓企業掌握,保持了較高的份額。
在DRAM和NAND領域,南韓三星電子居於世界首位。SK海力士也在DRAM市場排在第2位,在NAND市場排在份額第5位。南韓企業憑藉在各市場的較高份額,有望保持優勢。
在台灣企業中,用於液晶屏的背照燈採用了富采的LED晶片等。背照燈的成本約為90美元,佔最新款iPad Pro整體的近2成,把台灣的份額提高至18.5%。
美國調查公司DSCC的駐亞洲代表田村喜男表示,「台灣企業在過去約3年裏全面啟動(最新款iPad Pro搭載的液晶技術)Mini LED的開發,供應鏈匯聚。或將領先一段時間」。
蘋果iPad Pro搭載的自主設計的半導體晶片「M1」屬於美國零部件。不過,生産由台積電(TSMC)負責,蘋果對台灣的實際依存度高於此次計算的數字。在圍繞高科技産品的國際摩擦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採購依賴特定國家將成為風險。
![]() |
美國的份額被台灣超越,降至第3位,但佔比達到16.8%,比舊機型提高2個百分點。最新款iPad Pro首次支援5G,美國高通的通信半導體被採用。
從中國大陸企業來看,最新款iPad Pro的無線LAN(區域網)用零部件採用環旭電子(USI)的産品,鋰電池採用新能源科技(ATL,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産品。在中小尺寸液晶屏領域,京東方科技集團掌握近2成份額,排在世界首位,但該公司主要向華為等中國大陸企業供貨。雖然京東方進入蘋果的供應商名單,但並未向iPad的高端機型供貨。
從蘋果披露的2020年供應商名單來看,中國大陸及香港企業在200家中佔51家,數量最多。不過,中國大陸企業多涉足模組(複合零部件)和金屬加工等單價較低的零部件。
![]() |
從機殼中取出的iPad Pro的主機板。中間是蘋果設計的半導體晶片「M1」 |
從日本企業來看,索尼集團的圖像感測器、村田製作所和精工愛普生的電子零部件被採用。索尼在圖像感測器領域掌握近5成全球份額,壟斷了iPhone和iPad的圖像感測器供給。不過,最新款iPad Pro在搭載高性能感測器的後置攝像頭上缺乏明顯的功能更新,結果導致日本企業零部件的單價下降。
被拆解的這臺iPad Pro在成本較高的液晶和晶片方面並未採用日本産品,這對日本的份額産生了影響。蘋果從多家企業採購液晶和晶片,由於終端的種類和地區不同,日本産品有可能得到使用。不過,在與蘋果的交易中,日本落後於南韓和台灣,這也是事實。一家供應商表示,「關鍵是讓更多(與半導體等相比份額更高的)電子零部件被高性能機型採用」。
本次拆解並未顯示出在中美高科技摩擦的背景下,蘋果減少與中國大陸交易的傾向。不過,據稱蘋果停止了與歐菲光集團的交易。
![]() |
從供應商的選擇來看,除了採用最新技術和成本方面之外,地緣政治風險也不容忽視。證券分析師指出,「蘋果似乎出現積極分散供應企業的趨勢」。
三星的優勢出現漏洞
最新款iPad Pro在技術方面出現2個象徵性變化。那就是採用極小LED突出畫面明暗對比的最新液晶技術和蘋果自主設計的半導體。
液晶屏的光源採用罕見設計,使約0.3毫米×約0.2毫米的LED像馬賽克一樣鑲嵌滿螢幕。採用4個Mini LED的光源縱向配置59組,橫向配置44組,總計配置約1萬個Mini LED。這種LED通過點亮和熄滅使影像的明暗差更加精緻,能更好地呈現黑色。
![]() |
新款iPad Pro(近處)能更好呈現顯示器的黑色。遠處的舊機型稍微呈現藍色 |
蘋果在最新的iPhone 12上採用了OLED屏。OLED由在智慧手機領域具有競爭關係的三星電子供應約7成,這也是依賴特定企業的「阿基里斯之踵」(致命弱點)。有觀點認為,可以説Mini LED疑似重現了元件本身發光的OLED,顯示出蘋果希望奪回顯示器技術的主導權。
如果Mini LED普及,還將惠及日本企業。日亞化學工業涉足LED晶片業務,東麗工程(Toray Engineering)涉足製造設備。在比Mini LED更進一步的、使晶片更加微細化、直接顯示三原色的新一代技術「Micro LED」領域,夏普和京瓷等正在開發中小尺寸顯示器。OLED面板由南韓企業掌握較高份額,但以新技術的普及為契機,行業的勢力版圖有可能改寫。
另一個變化是蘋果自主設計的半導體晶片「M1」。在iPad上首次採用,安裝在基板的中央。與舊機型相比,運算性能提高50%,影像的處理速度提高40%。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元則雄、龍元秀明、渡邊直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