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和索尼將在日本新建半導體工廠

2021/10/09


      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積電(TSMC)和索尼集團確定了在日本熊本縣共同建設半導體新工廠的大體框架。總投資額達到8000億日元規模,預計日本政府最多提供一半補貼。將利用台積電的尖端技術,在2024年之前啟動汽車和工業機器人不可或缺的運算用半導體(邏輯半導體)的生産。半導體受中美對立影響,供應鏈出現混亂,經濟安全保障上的重要性加強。日本將通過新建工廠,確保尖端技術和穩定的産能。

    

      日本的很多半導體廠商在尖端半導體生産所需的大型投資競爭中掉隊,採用最新技術的邏輯半導體交由台積電等生産。日本將通過接納台積電的直接投資,恢復尖端産品的國內製造。

    

 

      新工廠建在位於熊本縣菊陽町的索尼圖像感測器工廠的相鄰地點,計劃在2024年度之前投入運作。生産的半導體用於以圖像感測器收集的信號處理和汽車。

    

    台積電將成立出資過半的工廠運營企業。索尼也考慮小額出資,成為新工廠的大客戶。電裝也為穩定採購汽車零部件用半導體,已開始討論以某種形式參與,例如在新工廠設置專用設備等。

    

    在新工廠,影響半導體的性能和成本的電路線寬被認為採用20奈米(奈米為10億分之1米)的微細加工技術。雖然與世界上最尖端的5奈米相比顯得落後,但將成為製造尖端産品的日本國內基地。

    

     索尼還將以準備工廠用地的形式提供協助。意圖是嵌入圖像感測器的邏輯半導體的穩定採購。在用於智慧手機等的感測器領域,索尼掌握全球份額的一半,在熊本以及長崎縣等處擁有工廠。收集光線的感測器部分為自主製造,但處理圖像數據的邏輯半導體由台積電等代工。索尼集團的會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此前表示,「能否穩定採購半導體,對於維持日本的國際競爭力非常重要」。

     

     台積電的公關負責人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表示,針對日本工廠完全無法作出回答。索尼集團公關部則表示「不予置評」。

    

 

     日本政府計劃利用補貼支援總投資額的一半左右,將列入眾議院選舉後編制的2021年度補充預算案。日本認為從經濟安全保障的觀點出發,生産尖端半導體的國內基地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向1個計劃提供4000億日元補貼,將成為日本罕見的措施。

     

      將讓補貼對象企業承諾僅向日本國內供應半導體,違反合約撤退之際等退還補貼。日本將完備法律,規定企業的認定方式、向國內優先供貨等條件。修改扶持開發5G和無人機的日本國內企業的相關法律的方案變得強有力。日本政府6月敲定了包括吸引海外企業在內的振興政策。要向海外企業提供鉅額補貼,有必要作出讓日本國民認可的説明。

 

  各國爭相吸引半導體製造基地

 

     如果日本吸引台積電(TSMC)到日本建廠,就可以在國內確保一直以來放棄開發競爭的先進半導體製造基地。隨著半導體設計和生産分工的不斷發展,以台積電為首,尖端半導體的生産一直集中在東亞地區。在中美對立等地緣政治風險提高的情況下,各國為確保自己的尖端半導體生産基地展開激烈競爭。

   


    

     日本考慮吸引的是「運算用(邏輯)半導體」工廠。這種半導體是個人電腦的CPU(中央處理器)、用於汽車和家電控制的微控制器(MCU)的核心部分。電路線寬越細,發揮的能力就越強。智慧手機等使用的最尖端半導體的線寬在10奈米(1奈米為10億分之1米)以下。只有台積電和南韓三星電子等企業能夠製造。

 

     以前,為了應對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家電的升級換代等,日本企業也一直在開發邏輯半導體。但半導體的整合度在兩年內翻一番,開發進程非常快,而且需要數千億~1萬億日元規模的設備投資,競爭也非常激烈。

   

     自2000年代起,日本綜合電機廠商明顯陷入苦戰,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開始縮小自己的開發和製造規模,轉而依賴於代工企業。目前,日本的邏輯半導體工廠的先進程度只有40奈米左右。

 

    與日本半導體行業的衰退相反,代工企業在不斷崛起。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台積電建立了接受世界半導體製造商的委託、將設計和生産分離的模式。在確保生産規模的情況下,不斷進行大規模投資。在邏輯半導體開發方面,台積電領先於三星和美國英特爾,目前台積電市值約達到59萬億日元,位居全球半導體企業之首。

   

     不過,由於地緣政治學風險加大及新冠疫情,半導體的供求緊張加劇,全球的分工體制被動搖。有人估算,如果台灣代工企業停産1年,全球電子産業將減收4900億美元。各國政府正在想方設法在本國國內確保供應能力。

    

     美國參議院將通過包括5.7萬億日元半導體相關投資在內的法案,歐洲計劃今後2~3年對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數位領域投資17萬億日元以上。

 

     這些尖端半導體對於日本的産業基礎也是不可或缺的。日本在世界上具有競爭力的汽車産業在自動駕駛和電動化背景下,需要比原來更高性能的半導體。另外,收集圖像及視頻等數據以提高製造工序效率的智慧工廠也必須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處理量處理電子資訊。

   

 

     此次,台積電考慮在日本建設的是20奈米級工廠。雖然比不上在智慧手機等領域不斷推進開發競爭的「最尖端」半導體,但對高靈敏度感測器和處理能力強的MCU等不可或缺。

    

     對於考慮小額出資的索尼集團而言,邏輯半導體是不可或缺的零件。現在,索尼全球份額排第一的圖像感測器也組合使用邏輯半導體。對其形成威脅的是自己擁有邏輯半導體産能的三星的追趕。索尼集團在生産方面與擁有高微細化技術的台積電緊密合作有很大好處。

    

     對日本半導體産業而言,要想將來能夠充分利用工程師及技術等資産,尖端工廠的存在變得至關重要。

    

      不過,要想在日本繼續開展半導體業務,僅靠建設工廠是不夠的。美國半導體産業協會指出,在日本建設尖端半導體工廠並運營10年的費用比南韓高2成,比中國高近3成。主要原因是其他國家紛紛強化了對半導體産業的優惠政策。還需要建立與其他國家企業競爭的平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