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薩火災1年後,全球半導體採購仍存課題
2022/03/21
日本瑞薩電子的主力半導體基地茨城縣那珂工廠發生火災到3月19日已經過去1年。半導體供不應求的局面仍在持續,以汽車為代表,尚未徹底擺脫生産制約。在新冠疫情長期化、自然災害間或發生的背景下,不僅是要恢復供應鏈,其進一步強化也受到拷問。
「不受短期需求的上升和下降影響,著眼於長期動向而大膽展開投資」,3月上旬,瑞薩社長柴田英利提出了為增強産能而重新展開投資的想法。2021年包括火災後的恢復等在內,總共進行了超過800億日元的設備投資,預計2022年進一步提高至約1000億日元,相當於營業收入的10%左右。
2021年3月19日淩晨,那珂工廠生産線的設備因電流過大而發生火災。約600平方米被燒燬,需要較高清凈度的清潔車間佈滿煙灰和殘渣。23臺製造設備報廢。
![]() |
發生火災後的那珂工廠清潔車間(左),1個月後恢復生産(右) |
那珂工廠火災導致出貨量下滑至接近於零,但獲得了汽車行業等外部的支援,在4個月後恢復至超過火災前供貨量的水準。從2臺半導體設備收集零部件,拼湊為1臺,積極的恢復工作取得成果。
柴田社長表示,「正在為提高韌性而採取行動。重要的是每天的作業」。從在工廠內設置防火設備開始,到2021年10月,成立了旨在為實現穩定供應而改善生産的專門團隊,招聘外部人才出任實際業務的一把手。此外,關於2022年的生産,提前接收訂單,啟動了所需原材料的採購。
2021年,除了瑞薩的火災以外,還相繼出現了其他超出預期的供應制約。由於北美寒潮和東南亞的疫情蔓延等影響,工廠運作受到限制,導致需求復甦速度尤其快的汽車半導體出現短缺。
除了半導體廠商之外,涉足代工的台積電(TSMC)也被迫採取了向車載半導體大量分配生産線等措施。據美國調查公司IC Insights估計,2021年的車載半導體供貨量比2020年增加30%,達到524億顆。據悉增幅高於半導體行業整體水準(20%)。
儘管如此,仍未能全面滿足旺盛的需求。半導體短缺等導致汽車工廠停工的情況預計在2022年3~4月仍將持續。目前,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成為導火線,稀有金屬等的採購風險也浮出水面。
汽車行業預測機構S&P Global Mobility于3月16日將2022和2023年的全球汽車産量分別下調260萬輛。該公司認為不僅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需求減少,半導體和線束的供應惡化也將對生産造成影響。
日本東京海上dR公司的主管研究員指田朝久指出,「供應鏈面臨的環境因疫情而明顯改變。地緣政治風險也在加劇,確保和管理供應商已成為經營課題的中心」。
對於經歷過東日本大地震等的日本汽車廠商來説,長期持續的半導體短缺是史無前例的事態。各家企業為了提高供應鏈整體的庫存水準,正在加快採取向零部件廠商派遣負責採購和生産管理的職員等措施。日企採取了比此前更加積極的戰略,例如電裝決定參股在熊本縣建設新工廠的台積電與索尼集團的合資公司等。
供應鏈面臨的課題不僅是穩定採購。2月底,歐盟針對供應鏈上違反人權和環保問題的行為,發佈了敦促大企業加以監督的法案。此外,動搖供應鏈的網路攻擊也相繼發生。指田表示,「不僅是採購,還需要採取法務和安全等方面的措施」。人員和系統構建等企業的管理成本或將進一步提高。
在製造行業,效率得到重視,一直認為「庫存是不好的」。但是,地緣政治和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等風險因素持續增加,不得不確保適當的庫存。兼顧效率和穩定性這一難題今後仍將存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江口良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