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2季度巨虧3.16萬億日元,防守經營或長期化
2022/08/09
軟銀集團(SBG)8月8日發佈的2022年4月~6月合併財報(國際會計標準)顯示,最終損益為虧損3.1627萬億日元(去年同期為盈利7615億日元)。這是日本企業4~6月的史上最大虧損額。由於美國利率上升,全球範圍內的高科技股下跌,投資未上市企業的願景基金的運營業績急劇惡化。
損失擴大的主要原因是投資人工智慧(AI)相關新興企業的願景基金業務低迷。2022年4~6月,僅該業務就計提了約2.9萬億日元的鉅額投資損失。願景基金持有的美國大型外賣企業DoorDash和南韓大型電子商務(EC)企業Coupang等的股票聯袂下跌。此外,由於日元貶值,外匯負債換算成日元後金額增加,計提了約8200億日元的匯兌損失。
![]() |
軟銀集團的困境不斷加劇。2022年4~6月合併財報(國際會計標準)顯示,已連續2個季度出現最終虧損,合計計提了超過5萬億日元的鉅額損失。股價高漲局面下的積極投資成為徒勞,美國轉為加息政策後的股票下跌對收益帶來直接衝擊。美國利率上升還有可能增加軟銀集團的融資成本。該公司準備優先考慮減少新投資和裁減人員,「防守性經營」或將長期化。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的評估處於泡沫狀態,正在對此進行反省」。8月8日,軟銀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在記者會上如此坦誠地表示。旗下願景基金的累計投資利潤在高峰時期曾達到約7萬億日元,但2022年4~6月卻驟減至約1100億日元。
其中,2019年僅靠自有資金開始運營的願景基金2號截至6月底累計虧損約1.3萬億日元。2號基金的大部分投資標的為未上市企業,這些企業的估值大幅降低。
![]() |
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在發佈財報(8月8日) |
「獲得巨大利潤時,我們曾得意洋洋」。孫正義承認,以股價上漲為前提的投資戰略存在錯誤。在去年之前的股價上漲局面下,軟銀投資了看好的新興企業。但越是創下高股價的高科技股,最近的跌幅就越大,對軟銀集團的業績帶來沉重打擊。
在強勁經濟勢頭下形成的軟銀集團的投資戰略被迫重新調整。孫正義表示,「不知道冬天持續多久」。貨幣寬鬆的剩餘資金支撐的股價上漲迎來了轉捩點。2022年4~6月的基金新增投資批准額為6億美元,縮小到上年同期的3%。關於願景基金投資的473家企業,孫正義表示「希望相信有金蛋」,將控制新增投資,專注於提高現有投資對象的價值。
由於很難指望情況好轉,孫正義表示「將致力於無聖域的成本削減」。願景基金運營公司正在全球推進裁員。關於軟銀集團旗下的美國投資基金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也承認有出售的意向。
軟銀集團定位為最重要經營指標的資産凈值(NAV)截至2022年6月底約為18.5萬億日元,與同年3月底持平,主要是受到日元貶值、外幣資産估值走高的影響。按美元換算,3個月減少了約160億美元。
軟銀集團在財務方面將更加保守。貸款價值比(LTV,表示純有息負債與持有股票比值)截至2022年6月底為14.5%,比2022年3月底的20.4%大幅改善。這主要是因為利用持有的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的股票籌資,增加了手頭資金。雖然財務方面的擔憂減小,但把隨著股票下跌而減少的資産進一步變現,有可能陷入縮小規模保持收支平衡的狀態。
今後利率上漲及股價下跌仍是壓迫經營的因素。2017年成立的願景基金1號把出資金額的7%作為「固定分配」,按照推算,每年要向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旗下基金等部分投資者支付2000億~3000億日元。如果利率進一步上漲,公司債及貸款利息負擔將加重。軟銀集團到2022~2023年度將迎來共計5200億日元外債的償還期。利率上漲1%,每年成本就會增加約50億日元。
股價下跌有可能降低軟銀集團籌資時作為擔保的股票價值。軟銀集團過去一直利用阿里巴巴及英國半導體設計子公司Arm等的股票進行籌資,今後能否繼續維持這一戰略不得而知。
如果2022年度內正在準備的英國半導體設計子公司Arm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得以實現,籌資手段將會增加。Arm的業績良好,但受高科技股價下跌影響,在市場上恐怕無法獲得高估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