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靠賣阿里股份盈利,尚未找到出路

2022/11/14


       軟銀集團(SBG1111日發佈的202279月合併財報(國際會計準則)實現3.0336萬億日元盈利(上年同期虧損3979億日元)。這是3個季度以來再次實現最終盈利。通過出售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的一系列交易,計入了約4.3萬億日元收益,對整體産生積極影響。

 

 

       另一方面,投資於人工智慧(AI)相關新興企業的願景基金仍持續虧損。在全球轉向利率上升局面的背景下,以低利率籌集鉅額資金、投資於高風險企業的投資模式逐漸行不通。

 

       在11日在東京都內召開的記者會上,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表示,「上市股和未上市股接近全軍覆沒。願景基金也明顯受到打擊」。在此基礎上表示,這是最後一次出席財報説明會。給出的理由與旗下的英國半導體設計巨頭ARM有關,稱「今後數年將專注於ARM的爆炸式增長」。

 

孫正義在財報説明會上發言(11日)

 

       軟銀集團通過作為金融衍生品之一的預付遠期合約拿出所持的阿里巴巴股權,籌集了資金,但截至9月通過現貨結算放棄了部分股權。這在未來降低利息支付負擔等財務層面具有積極作用。不過,約4.3萬億日元的收益僅僅是帳面上的,沒有現金收入。對阿里巴巴的出資比例在9月底降至14.6%。

 

       軟銀集團已變為投資公司,願景基金的盈利情況左右著業績。投資對象企業的股價下跌産生負面影響,79月的稅前損益虧損約1萬億日元。基金業務連續3個季度虧損。願景基金截至9月底投資了全球472家新興企業。

 

       與啟動基金投資的2017年相比,累計投資損益202279月轉為虧損14億美元。與獲利663億美元的2021年上半年頂峰時相比,估值下降明顯。

 

 

       願景基金的投資環境的惡化有可能長期化。受全球利率上升的影響,新興企業日趨難以獲得融資,整合和破産也相繼出現。最近虛擬貨幣交易所巨頭FTX Trading的資金週轉陷入困境。軟銀集團通過基金向FTX投資了近1億美元,無疑要計入損失。

 


   

       軟銀集團正在進一步加強防守。通過出售所持股票等措施,手頭流動性截至9月底達到約4.3萬億日元。可滿足今後4年的公司債償還額(約4.1萬億日元)。該公司首席財務官(CFO)後藤芳光在1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財務處於迄今為止最為穩定的水準」。

 

       在增長戰略陷入僵局的背景下,軟銀集團寄予厚望的是ARM的首次公開募股(IPO)。ARM在半導體設計領域掌握壓倒性份額,孫正義表示「擁有驚人的技術創新」。再加上日元貶值效果,ARM49月營業收入達到1837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10月孫正義訪問南韓,磋商了ARM與南韓三星電子的戰略合作。

 

       不過,由於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等的需求放緩,半導體行情正在迅速惡化。軟銀集團11日透露方針稱,放棄當初計劃的2022年度內上市,力爭2023年內上市。

 

       軟銀集團的業務依賴貨幣寬鬆長期化的一面突出。在願景基金開始活動的2017年,美國長期利率為2%左右,但隨著轉向全球利率上升,目前上升至4%左右。通過低利率籌集資金、用於高風險投資的模式正在迎來極限。軟銀集團到哪尋找新的增長點?視野正變得越發模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