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PO規模縮水,中美潛力企業避免上市
2022/10/13
世界股票市場上的大型IPO正在減少。2022年1~9月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企業的市值(按上市當日的收盤價計算)平均約為1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4成。最近數年拉動市場的數位技術相關初創企業的上市較少。由於歐美的貨幣緊縮,風險資金的流入減少,美國和中國的有潛力企業正在避免上市。
日本經濟新聞社根據QUICK FactSet的數據,按上市當日的收盤價統計了平均市值。2022年1~9月新上市企業的市值與去年同期上市的企業相比減少44%,減至11億900萬美元。也是股票市場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擔憂加強的2018年同期(10億8000萬美元)以來、4年來的最低水準。按地區來看,IT企業較多的北美的新上市企業市值減少90%,歐洲減少59%,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減少34%。
![]() |
提供金融資訊服務的Refinitiv的數據顯示,1~9月IPO(按股票發行日計算,不含特殊目的公司等)的數量減少38%,降至978件,融資總額減少63%,降至1.115萬億美元。
2021年由於全球貨幣寬鬆,大型IPO相繼出現。規模最大的是中國短視頻平臺快手科技,按上市當日的收盤價計算的總市值達到1589億美元。南韓電子商務巨頭Coupang為844億美元,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美國Coinbase也達到648億美元。
2022年以IT領域的初創企業為中心,缺乏大型IPO。受中美對立的影響,在美國下市、改為在中國市場上市的中國移動等成為大型IPO。但從新興企業來看,IPO時的總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只有涉足搭車服務等的印度尼西亞GoTo。
![]() |
4月上市的印度尼西亞的GoTo涉足搭車服務等 |
歐美轉為貨幣緊縮政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的通貨膨脹隱憂等也成為包袱。股票市場面臨逆風,全球股票總市值截至9月底降至87萬億美元,進入2022年後減少近3成。
投資者正在加強對投資對象的篩選。投資美國IPO股票的三菱UFJ國際投信的首席基金經理安井陽一郎指出,「具有投資價值的只有不易受經濟衰退影響的IT企業和有望獲得穩定營業收入的生物企業等」。
如果無法在股票市場獲得很高評價,企業就難以獲得滿意的融資。原有股東在出售持股時的投資回報也無法保證,因此調整IPO計劃的初創企業相繼出現。涉足人事管理系統開發的美國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Justworks取消了IPO。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