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獨角獸遭遇「十年之痛」
2022/09/26
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被稱為「獨角獸」已有10年。從約40家增至逾1100家的「獨角獸」目前正面臨貨幣緊縮的逆風,海外遭遇挫折的企業也很多。初創企業曾經以充裕的資金為支撐,最重視未來增長,但這一業務模式正在迎來轉捩點。
![]() |
「雖然上市股票處於冬天,但‘獨角獸’的寒冬將持續更久」,軟銀集團(SBG)的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在8月的財報説明會上提出了悲觀預期。相對於上市股票每天上下波動,未上市股票的重估僅限於融資之時。孫正義認為,2022年春季以後上市高科技股的下跌將逐漸波及到未上市股票。
實際上,軟銀集團的投資對象中已經有的企業出現了估值下降。7月,先買後付服務商瑞典Klarna公司進行融資時的估值以比去年降低了85%。路透社報導稱,世界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中國字節跳動將以3000億美元左右的企業估值為基礎實施股票回購。似乎比2021年在非公開市場的估值最多降低了25%。
![]() |
背後存在軟銀集團和美國對沖基金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等「非傳統投資者」的行動。以低利率為背景,這些基金自2017年前後起加強了曾由風險投資(VC)壟斷的初創企業投資,尤其是向投資回收已臨近的企業投入大量資金,推高了企業估值。
但在目前,以利率上升等為背景,這種情況出現了「逆轉」。美國CB Insights的統計顯示,融資5輪以上的初創企業估值的中間值在2022年1~6月為20億美元,低於2021年的21億美元。新的「獨角獸」企業也在減少,證實了非傳統投資者的態度變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