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Apple Watch:成本率是iPhone一半

2023/04/06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等日前對美國蘋果的最新Apple Watch和無線耳機AirPods進行了拆解調查。推算出零部件成本佔到售價的比例分別為25%左右,約為最新款iPhone的一半。在智慧手機領域,蘋果與南韓、中國廠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通過盈利性高的周邊設備來賺錢的商業模式浮出水面。

    

Apple Watch(左)和AirPods(右)

  

  日本經濟新聞獲得了從事電子産品拆解調查業務的日本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的協助,對蘋果2022年推出的第8代Apple Watch和第2代AirPods Pro進行了拆解調查。

    

  把Apple Watch每個零部件的價格加起來的零部件成本推算約為100美元,在399美元的售價中,成本率為25%。據估計,AirPods的零部件成本約為54美元,佔售價的比例約為22%。iPhone的2022年旗艦機型iPhone 14 Pro的零部件成本佔售價的比例約為50%,是Apple Watch和AirPods的2倍。可以看出與智慧手機相比,周邊設備的利潤率更高。

    

  在智慧手機方面,蘋果在按出貨量計算的市佔率上落後於南韓三星電子,還面臨小米、OPPO等中國企業的追趕。但在智慧手錶和無線耳機領域,蘋果仍擁有很高的市佔率。香港調查公司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22年智慧手錶按出貨量計算,蘋果的份額為30%,高居首位,領先排在第2位的三星約20個百分點。預計蘋果的出貨量在4000萬塊左右。

  

    

  在無線耳機方面,2021年蘋果似乎佔據26%的市佔率,年出貨量約為8000萬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智慧手錶按金額計算蘋果的份額達到6成。

    

  拆解調查還顯示出,蘋果正在以半導體為中心採取自主設計。500日元硬幣大小、厚約1釐米的Apple Watch的盒狀表身在底部採取「心率測量用感測器」、「主基板」、「通知來電等的振動馬達和電池」、「OLED顯示器」的4層結構。

     

  主基板採取半導體晶片、記憶體、記憶裝置形成一體的結構。通過一體化有效利用了基板的空間。在iPhone 14 Pro上,只有主控半導體和記憶體形成一體化,記憶裝置單獨配置。

   


   

  由於依靠通常的拆解進行分析存在局限性,本次還得到了從事半導體産品拆解和分析業務的法國Yole SystemPlus的協助,通過X射線攝影等方式進行了詳細分析。該公司的CEO Romain Fraux表示,「從第4代(Apple Watch)開始採用把3種半導體放在一起封裝的做法。為了實現一體封裝採用了以‘Fan-out WLP’為代表的台積電的技術」。

    

         

  打開AirPods耳機的機身後,即可看到蘋果的標誌。這是搭載蘋果自主設計的無線耳機用「H2」半導體晶片的主基板。蘋果自主設計了成為自身産品核心的幾乎所有主控半導體。不僅是iPhone,甚至是Apple Watch和筆記型電腦MacBook,蘋果都在擴大自主設計。

    

  耳機的充電盒也搭載了蘋果設計的控制用半導體。用於電源控制的半導體是影響充電和運作時間的關鍵零部件,蘋果除了主控半導體之外,還針對廣泛領域的半導體産品加快自主化。

   

  觀察蘋果産品使用的零部件的各國和地區構成比率,在Apple Watch的成本中,美國企業所佔比重為35%,位居第1,遠遠超過南韓的14%。在AirPods上,美國零部件也以約20%的份額排在首位。

    

  蘋果在周邊設備上率先採用新科技

    

  Apple Watch搶在iPhone之前採用新技術的情況很多。2015年上市的第一代Apple Watch採用了OLED顯示器。而iPhone首次採用OLED則是兩年後推出的iPhone X。

 

    

  Apple Watch率先採用新技術的代表性例子是「eSIM」(虛擬卡)。2017年推出的Apple Watch搭載了可通過軟體寫入和改寫的SIM,不需要傳統SIM卡的空間,即使是手錶大小也可以通過手機線路進行通信。iPhone在1年後才採用這一技術,實現可遠端更改通信運營商和套餐。自2019年發佈的第五代Apple Watch就支援最新款iPhone 14 Pro等的新功能「全天候顯示器」。

      

  最近,被期待搭載在Apple Watch上的是名為Micro LED的顯示器技術。排列和使用大量微米大小的LED。與智慧手機上使用的OLED相比,在亮度、耐久性和耗電量等方面表現優異。蘋果在iPad系列平板電腦的顯示器背燈上採用了鋪滿約1萬個小LED的Mini LED,Micro LED將比Mini LED更小。

    

  蘋果在2014年收購了擁有Micro LED顯示器技術的美國勒克斯維科技(LuxVue Technology)。在日本,索尼集團已在大型螢幕上實現Micro LED的實用化。京瓷等也在推進技術開發,信越化學已啟動製造設備的商業化。Micro LED作為OLED的下一代技術,有可能成為日本顯示器技術捲土重來的契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元則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