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經濟圈籠罩陰影

2023/06/15


      智慧手機市場的萎縮仍未停止。預計2023年的出貨量將低於2022年,創出10年來的最低水準。全球通貨膨脹、中國需求低迷、智慧手機功能趨於成熟、二手市場也在擴大,在這些背景因素下,更新換代週期延長。智慧手機的全球普及率達到76%,增長空間比較小。一直引領各種技術創新的「智慧手機經濟」正在迎來平臺期。

 

美國科技企業也以智慧手機為立足點而增長

 

      宏觀經濟的諸多不確定因素正在嚴重影響全球智慧手機的需求——小米首席財務官(CFO)林世偉(Alain Lam)這樣解釋物價上漲和需求低迷等眼下的苦戰。該公司5月底公佈的20231~3月智慧手機出貨量比上年同期減少21%,降至3040萬部。

 

       美國調查公司IDC推算顯示,2023年智慧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將比2022年減少1.1%,降至11.9億部。預計將連續2年下降。與接近15億部的2016~2017年相比減少約3億部。中國大陸需求復甦緩慢,其他市場也表現疲軟。

 

       台灣調查公司集邦諮詢的數據顯示,全球1~3月智慧手機産量比上年同期減少19.5%,該公司表示處於「2014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準」。預計4~6月也將下降10%。索尼集團的社長十時裕樹表示,「復甦或許將推遲到2024年度」,為此做好準備。

 

       逆風不僅限於宏觀經濟的停滯。手機更新換代週期的延長也在産生影響。

 

       法國保險公司裕利安怡(EULERHERMES)的統計顯示,歐洲的更換週期平均約為40個月,比2016年延長了24%(約8個月)。台灣的調查公司也推算稱,2022年的更換週期為43個月,認為將繼續保持在超過40個月的水準。

 

       更換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技術成熟。近幾年來的新型號已完成對高速通信標準5G的支援。具備能輕鬆應對大容量視頻和遊戲的處理能力、節電性能,壽命也有所延長。這樣一來,消費者不那麼容易對終端感到不滿。

 

       在性能提高的背景下,二手市場也迅速擴大。IDC的數據顯示,2022年的二手智慧手機出貨量比2021年增加11.5%,達到2.826億部。另一方面,新産品的平均單價在3年內上漲了24%,消費者在升級換代時更容易選擇二手産品。

  

 

       小米提出看法稱,在低價産品的更新換代方面,二手手機的衝擊非常大。裕利安怡的推算顯示,由於更換週期延長,在2025年之前,相當於134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將面臨風險。

 

       智慧手機能否重回增長軌道尚不明朗。雖然也有觀點認為,如果積壓的庫存能夠消化,到2023年下半年將會觸底,但英國調查公司Omdia的杉山和弘表示,「根據中國經濟的動向,也存在走弱的可能性」。村田製作所的會長村田恒夫表示,市場規模要恢復至13億部,「需要數年時間」,對增長放緩的擔憂日益加劇。

 


 

       通信行業團體英國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慧手機入網數量達到64億部,全球智慧手機普及率達到76%。在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也達到76%,比例最低的南非地區也已達到51%。入網協議「在全球大多數市場正在接近飽和」(GSMA)。

 

       智慧手機以2007年美國蘋果的iPhone問世為契機,在世界範圍內實現了爆炸式增長。每年銷量10億部以上,為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應鏈帶來實惠,催生了無數的網路服務。

 

       GSMA的數據顯示,2022年移動技術和服務創造的附加值達到1.68萬億美元。如果算上生産率提高等間接效果,則增至5.19萬億美元,佔全球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的5%

 

       智慧手機經濟的低迷今後有可能成為其他産業和世界經濟的沉重負擔。

 

       相關行業受打擊,需求轉向EV和伺服器

 

       智慧手機市場在2000年代後半期到2010年代迅速擴大。數量的快速增長和功能的提高催生了半導體、顯示器和電子零部件等的需求。如果智慧手機市場的萎縮得不到遏制,必將對以增長為前提的相關産業的結構産生影響。

 

       在南韓三星電子設有智慧手機工廠的越南,20231~5月的出口額比上年同期減少12%。這是因為作為最大收入來源的智慧手機出口減少了16%

 

       影響不僅局限於智慧手機廠商,還擴大至相關産業及零部件廠商。半導體和電子代工基地集中的台灣5月出口減少14.1%,連續9個月低於上年。

 

       智慧手機為了實現新功能和提高性能,搭載了很多零部件。智慧手機半導體市場2022年達到1223億美元(英國Omdia的調查數據),比2016年增長7成。OLED顯示器(美國DSCC調查)的出貨面積也擴大至近2倍。

   

       正因為如此,智慧手機減速帶來的逆風非常強烈。南韓LG Display20231~3月合併營業損益為虧損1.098萬億韓元。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在同一期間也下降了21.3%,創出雷曼危機以來的最大下滑。

 

       搭載量較大的半導體記憶體尤其受到行情惡化的困擾。日本鎧俠控股(Kioxia Holdings)和南韓SK海力士在20231~3月最終出現虧損。在記憶體領域,涉足企業眾多,隱隱出現重組氛圍。

 

  今後的焦點是到哪尋找取代智慧手機的新增長支柱。正在給日本電子零部件帶來東風的是純電動汽車(EV)的相關需求。京瓷的社長谷本秀夫表示,「在智慧手機等市場低迷的背景下,面向汽車市場的銷售相對強勁」。

   

  面向數據中心的需求增長預期也將膨脹。這是因為隨著生成式AI(人工智慧)的普及,需要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伺服器需求將擴大。Omdia預測稱,伺服器用半導體市場到2027年將比2022年增長34%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江口良輔、向野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