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發起電視業務最後一戰
2014/04/18
![]() |
索尼發佈的4K電視「BRAVIA」(15日,東京都港區) |
4K電視是擁有高清電視約4倍解析度的超高清電視。索尼為春夏季銷售準備了前所未有的8個機型。比去年增加1倍以上,而價格也從32萬日元左右(49英吋)到200萬日元左右(85英吋)不等。索尼高管表示,「繼保持領先的2013年之後,2014年仍將通過廣泛的産品線擴展我們的舞臺」。
索尼尚未公佈4K電視的銷量,但2014年度銷量計劃擴大至2013年度的4倍。索尼所設想的是,在其銷售的大尺寸機型中,4K電視所佔的比例從2013年度的10~20%提高至2014年度的40~50%。
在眾多企業對4K電視的發展潛力持慎重態度的背景下,索尼卻抓住第一時間開始強化這項業務。
1年前,今村飛到了台灣。與台灣液晶面板廠商友達光電(AUO)和群創光電等經營高管等,就4K電視市場的未來交換了意見。最終敲定了用於此次發售的4K電視面板的大量採購訂單。
為何如此專注4K?
不僅僅如此。索尼還積極發揮旗下電影子公司能製作4K影視作品的優勢,啟動了4K電視與電影軟體的搭配銷售。今年初,向美國家電量販店百思買的800個高端家電櫃檯派出了銷售人員。
![]() |
索尼為何如此專注於4K電視?首先是為了改善盈利。4K電視的單價相比高清電視高出10萬日元以上。由於從台灣企業等處採購的液晶面板價格下降等原因,4K電視的盈利性非常好。
此外,還能帶來另外的益處。那就是能産生所謂的「淋浴效應」。如果在家電賣場建立起「4K電視」的高端品牌形象,即使因4K電視價格過高而沒有能力購買的人,也將選擇索尼品牌的液晶電視。
由於專注於發展30英吋左右等的廉價液晶電視等原因,索尼液晶電視的平均單價相比其他公司經常會高出數萬日元。對於將連續10年持續虧損的電視業務的扭虧為盈作為課題的索尼來説,「加強4K電視」具有實現自身承諾以及抗衡中韓企業這兩層含義。
沒有退路
索尼面臨的課題在於海外。三星電子曾宣稱要「打倒索尼」,其借助相比索尼産品更低的價格發動銷售攻勢,在歐美市場緊緊追趕索尼。此外,南韓LG電子也將4K電視的機型數從2013年的5個機型增加至2014年的16個機型,達到約3倍。此外,不斷崛起的中國企業的存在也不容忽視。在中國上海市內的家電賣場國美電器,佔據3樓最顯眼的電視賣場的是中國企業的産品,其中包括創維、TCL和海信。索尼等名副其實地被擠到了角落。
「(索尼)在畫質和音響方面毫不遜色,但價格劣勢缺很難改變」,索尼當地法人高管如此表示。從作為主力産品的55英吋來看,索尼4K電視約售1萬7千元,但創維産品僅為7999元,僅為索尼的一半。目前中國企業主攻中國市場,如果一旦進軍世界市場,將可能對索尼構成威脅。
索尼的電視業務借助特麗霓虹映像管技術取得了成功,平面電視「VEGA(貴翔)」在上世紀90年代末實現了熱銷。索尼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平井一夫雖然表示,「完全沒有出售電視業務的計劃」,但如果不能扭轉10年持續虧損的局面,電視業務將很難繼續保留下去。在沒有退路的背景下,索尼將憑藉4K電視發起「最後」的決戰。索尼7月將剝離電視業務,屆時將迎來關鍵時刻。
(多部田俊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