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中國董事長談外企在華經營
2017/01/10
2016年11月,索尼廣東工廠約4千名員工進行了大規模的罷工。員工對索尼將工廠出售給中國企業表示不滿,要求支付補償金, 罷工活動約持續了2周時間。同一時期,美國可口可樂的中國工廠也因同樣的理由發生罷工,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困難再次突顯出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索尼最終決定用錢解決問題的決定以及對中國業務的看法,採訪了索尼中國區董事長高橋洋(55歲)。
![]() |
在罷工持續約2周時間的索尼廣州工廠,員工們正在看佈告欄(11月) |
記者:生産攝像頭零部件的廣州工廠此次為什麼會發生大規模的罷工?
高橋洋:11月份決定把工廠出售給中國企業,並且決定員工和勞動條件等保持不變,原封不動地由中國企業接手。我們覺得只要認真推進業務移交就行。但員工對於進入與索尼完全沒有關係的企業感到不安,對此非常不滿。
![]() |
索尼(中國)董事長兼總裁高橋洋 |
記者:索尼方面有什麼過失嗎?
高橋洋:説實話,沒有。即使現在回想起來,也沒有覺得「如果當時這樣做就好了」的地方。索尼已經盡了全力。
記者:但員工指出索尼沒有提前對出售工廠一事進行充分的解釋。
高橋洋:我有兩個原則。一是誠心誠意對待感到不安的員工,毫無隱瞞地詳細解釋公司的決定。二是遵紀守法,並且根據當地政府的指導推進工作。在中國業務中始終堅持這兩個原則非常重要,此次也是這樣做的。
記者:但此次員工不但罷工,還要求了原本沒有義務支付的經濟補償。
高橋洋:雖然這是不合法的要求,但員工對公司易主感到不安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們要有(按時)向客戶供貨的責任。因此,決定對回到生産線上復工的員工支付(最多1千元的)「獎勵金」。
記者:這似乎體現了員工想佔便宜的心理,必須要用錢來解決嗎?
高橋洋:既然我們承擔著向客戶供貨産品的責任,(持續2周時間的罷工)就只能找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我們最後也採取了現實的解決方案。
記者:中國實現了高度經濟增長,最近10年員工的資質有什麼變化?
![]() |
高橋洋:白領的資質明顯提高,能力非常高。至於工廠的工人,説實話本質上還沒有太大變化。
記者:中國今後依然會出現勞資糾紛嗎?
高橋洋:中國整個國家目前正處在結構改革的過程中。改革會伴隨著重組等巨大的痛苦。勞動糾紛不可避免,估計今後還會增加。不過,如果因為這樣就認為中國不行多少有點武斷。
勞資糾紛是改革的必經過程。現在正處於企業、政府和勞動者都在通過糾紛積累各種經驗的階段。中國政府對此也充分理解,並協助我們處理了此次發生的罷工事件。
記者:索尼在中國有7座工廠,雇用了數萬名員工。您如何看待今後的業務?
高橋洋:希望(政府)能讓外資企業進駐和退出中國的手續稍微簡單一些。不過,中國的業務環境本身很好,這是毫無疑問的。日本企業即使只涉足自己擅長的領域,也依然有巨大的市場。這樣的國家獨一無二。索尼也切實獲得了利潤。可以説日本企業還有很大的投資機會。
高橋洋 1985年進入索尼。長期在東南亞、中國和美國等海外工作。2016年7月起擔任索尼(中國)董事長兼總裁。
記者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中村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