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裏的中國——京都傳統工藝的中國挑戰

2018/06/21


       嘭嘭嘭、嘎啦嘎啦嘎啷……日本京都府宇治市有一項從繩文時代傳承至今的傳統手工藝——「結繩」。結繩以源自中國的技術為基礎,在日本通過採用特有的顏色和編織工藝等發展而來,此前曾被用作武器、神具的裝飾以及和服腰繩及外套的繫繩等。而如今作為手機掛件、眼鏡繩及手鍊等備受歡迎。為了將結繩等京都傳統工藝品匯集起來推銷至中國大陸,當地的日本企業正緊鑼密鼓地展開行動。我深入當地進行了一番採訪。

 

      在中國感受京都傳統工藝——結繩、和紙、扇子……

 

      我來到的是京都府宇治市製作傳統手編結繩的商家「升苑結繩」。京都府的地方政府與運營百貨商場的三越伊勢丹的負責人在2017年8月上旬聯繫上了這一商家,並展開了有關溝通。關於溝通的內容,三越伊勢丹商品統括部的合田鄉史告訴我們,當時該公司正籌劃在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的跨境電商網站「天貓國際」的自有店舖上開設專門介紹京都商品的版塊「京都特輯」。該版塊將匯集京都府約20家傳統工藝品公司的商品,當時力爭2017年10月正式上架。

  

      合田對升苑結繩的負責人表示「務必同意我們推售貴公司的商品」,呼籲該商家加入京都特輯。合田仔細説明稱,企業要想單獨構建面向中國市場的電商網站,需要耗費成本和時間,還存在物流及價格管控、防範假冒商品等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有效利用該公司已建立的平臺。

   

手工製作結繩(京都府宇治市的「升苑結繩」)

   

      合田此次與商家溝通的目的是,希望中國消費者能在本國購買到歷史悠久的京都傳統工藝品,並感受其魅力所在,進而成為京都以及銷售相關商品網店的常客。也就是説,讓中國消費者在國內也能體驗真正的京都。合田認為,到京都旅遊過的中國遊客在回國後也有不少人希望在本國買到京都品牌的商品。

  

      另一方面,京都府政府的經濟交流課課長宇野和彥表示,「(日本)全國的地方政府都在密切關注此次舉措。不能失敗」,顯示出作為吸引中國遊客消費的手段,嘗試要聚攏日本地方産業到中國大陸開展業務的決心。

  

      合田説「日本的原生態風景、日本的精髓都集中在京都,京都的品牌競爭力較高」,因此在跨境電商網站上肯定會受到關注。一方面,升苑結繩統括部長能勢將平也回應稱會積極考慮將自己的商品面向中國大陸市場銷售。他説,結繩原本起源於中國,但「在中國國內越來越少見。中國人一定想把被日本傳承結繩帶回國內,所以應該有很多人會購買」。

       


在日本業務及亞洲戰略相關説明會上發言的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2017年5月、東京都中央區)

           

      阿里巴巴2017年5月在東京都內舉行了日本業務及亞洲戰略説明會。該公司CEO張勇強調,2016年日本品牌在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商品銷售額(中國方面的進口額)同比增長61%,中國消費者對日本商品的高品質極為信賴。同時表明,阿里巴巴集團最早將於2017年秋季,對使用跨境電商平臺的中國人消費趨勢進行大數據化,面向企業提供。

   

      阿里巴巴日本CEO香山誠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時,自信地表示,「阿里巴巴可以接觸到中國百分之九十幾的網際網路用戶。很快將推出有關京都的魅力商品」。

  

      吸引中國人的京都魅力

  

     京都對於中國人來説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我來到了日本傳統風情濃郁的京都祇園,詢問了在小巷中漫步的中國遊客對京都的印象。

  

      「風景很美,然後又代表了很傳統的日本文化。所以換了一身和服來體驗一下走在這個花見小路上感覺也更好」、「我們對這裡的陶器比較感興趣,還想看看扇子」、「歷史文化保存和保護都挺好的」,到訪京都的中國遊客這樣説。

 

      另外,也有人談到了京都和中國城市的相似之處。有人説,原本以為京都只是一番古都形象,但實際到訪後發現也有很多商業大樓、住宅等,感覺並非都是昔日的古色古香。有人事先了解了京都的歷史和傳統文化,發現與中國有不少關聯性,這點似乎也讓他們感受到了京都的魅力。

  

      京都府與三越伊勢丹的負責人為了呼籲當地企業參加京都特輯,還訪問了當地傳統工藝企業。

  

      位於京都市中京區的「和詩俱樂部」最初主要生産神社使用的祝詞的奉書紙、寺院使用的經書用紙、餐廳的包裝紙等和紙,而目前經營禮包信封、便籤、御朱印帳等。和詩俱樂部代表田中秀典表示,「相比京都本地人,中國人會更仔細的了解各件商品,並滿意而歸。因此,我們作為商家也必須認真對待這些客人」。

        

京都傳統工藝品的競爭力除了商品本身之外,還有歷史、文化及傳統實力等因素(撮影:金谷亮介)

    

      京都市東山區的「一布家」主要銷售日式布袋、托特包及瓶套等融合京都傳統和現代工藝的商品。中村光宏社長表示,「在(開設店舖的東山區的)清水周邊,中國遊客的購買意願非常強烈,我們很早以前就看好海外市場,但自己單獨開設網店的風險較大」,顯示出參加京都府與三越伊勢丹的活動的意願。

     

      訪日中國遊客的消費趨勢不斷發生變化。例如從物品的「爆買」走向「體驗」,消費地從城市深入地方等。為了應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日本企業的生産、流通、行銷及銷售戰略等近幾年也在不斷變化。而此次日本地方政府聯合商家推出的舉措正是希望利用跨境電商平臺推廣日本的地方性商品,並在中國本土抓住中國人的消費需求。日本企業與地方的挑戰還將繼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影像報道部次長 莊子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