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如何看中美貿易戰
2018/08/09
「只能造即使被徵收關稅也暢銷的高附加值産品了」,日本住宅設備及綜合建材企業驪住集團(Lixil Group)的社長瀨戶欣哉7月底在財報發佈會上透露了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舉措。
目前,日本上市企業的業績表現強勁,4~6月802家企業(截至8月3日,不含金融業)連續8個季度實現最終利潤增長。包含日立製作所和機械製造商小松等在內,每4家企業就有1家創出利潤新高。
![]() |
驪住集團(Lixil Group)的社長瀨戶欣哉 (7月31日) |
但股票市場的反應卻不容樂觀。在財報發佈後,日立製作所和小松的股價均出現下跌。
日本日生基礎研究所的高級經濟學家上野剛志指出,「即使現在業績放晴,但面臨貿易摩擦這片烏雲,投資者難以展開投資」。
那麼日企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旗下《日經Veritas》以和中美兩國關係密切的日企為中心,對72家企業實施了緊急問卷調查,共獲得56家的回答。
![]() |
圍繞中美貿易摩擦「是否正在對訂單和銷售産生負面影響」的問題,回答「今後可能産生影響」的企業佔到68%,加上回答「已開始産生影響」的企業,合計超過了7成。
擔憂中美經濟減速
本次問卷調查的結果以及驪住集團社長在財報發佈會上的發言顯示出日企對中美貿易戰充滿警惕感。夏季以後,日本企業擔憂對業績産生影響的因素主要有3個。
首先,擔憂的是在中美的銷售活動。
由於面向機器人和汽車的功率半導體表現強勁,富士電機4~6月的營業利潤同比增至2.3倍。但該公司的財務室長松本一郎在問卷調查中回答稱,「中國此前是我們業績增長的因素,但中國的設備投資將來有可能減速」,保持著慎重的姿態。
第2個擔憂因素是美國的高關稅正使中國供應美國的産品和零部件失去競爭力。三菱電機的常務執行董事皮籠石齊在7月30日的財報發佈會上表示,「如果産生影響,有些環節可以通過改變産地來應對」。在問卷調查中,很多日本企業討論調整生産體制和包括原材料採購在內的整體供應鏈。
![]() |
日本小松的挖掘機 |
第3個擔憂因素是貿易摩擦導致的間接影響。住友化學在本次調查中回答稱,「中美經濟減速有可能帶來全球經濟放緩」。大型化學材料廠商帝人的副社長山本員裕也在財報發佈會上表示,「相比直接影響,匯款和原油價格變動帶來的影響或許更加巨大」。
現階段影響僅為「1%」
貿易摩擦的核心在於烈度和範圍。針對日企業績受到的影響,日本野村證券的高級研究員海津政信認為,按照目前提高關稅的程度,「僅會把日企的經常收益拉低約1%」。
![]() |
不過,如果美國把對華高關稅的對象擴大至2000億美元,進而波及來自各國的進口汽車,情況將完全改變。如果汽車被徵收最多25%的額外關稅,預計僅豐田從日本出口的部分就將增加約4700億日元的負擔。日本大和總研估算稱,日本汽車和車用零部件的成本負擔超過2萬億日元。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美國通用和德國戴姆勒已開始下調2018財年(截至2018年12月)的業績預期。
中美7月開始全面提高關稅,如果額外關稅進一步擴大,影響將在7~9月以後全面顯現。
即使目前日企業績表現強勁,但日經平均指數在財報全面發佈的7月下旬以後仍保持波動狀態。貿易摩擦的範圍和期間無法預測,投資者難以保持樂觀。貿易戰的陰雲正在成為股票市場的沉重包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