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中美創新企業5強

2019/03/26


     在催生技術創新的潛力方面,阿里巴巴集團等中國企業正在迅速追趕美國企業,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一橋大學共同開發的「日經·一橋創新指數」排行榜上中美前5的企業進行分析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雖然在整體競爭力方面美方佔據壓倒性優勢,但是中國企業正在加緊擴大投資提高實力。

 

      該指數由「組織力」、「價值創造力」和「潛力」3個要素組成。對象企業為在中美排行榜中分別位居前5的美國Facebook、Alphabet和中國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等。這些企業均在數位經濟的大潮中實現成長。

  

 

      5家美國企業創新指數的平均值為185,高於5家中國企業的161。在企業價值、盈利能力等規模發揮作用的「價值創造力」層面,美國企業具有壓倒性優勢。調查時5家美國企業的合計股票總市值為2.86萬億美元,是5家中國企業的2倍以上。合計營業利潤達12.27萬億日元,與5家中國企業的差擴大到近5倍。

 

    中國5強研發費增長率為5.3倍

 

      從個別企業來看,美國蘋果公司的營業利潤達6萬億日元左右,谷歌約為3萬億日元。中國企業中最賺錢的阿里巴巴為1.1萬億日元,綜合實力方面美國企業依然遙遙領先。

 

      另一方面,僅從指數中的「潛力」項目來看,5家美國企業的平均值為64,中國為62,差距很小。中方佔據優勢的是研發費的增加率。美國方面,強化人工智慧(AI)相關技術開發的亞馬遜的研發費投資額高達2.42萬億日元左右,但是5家美國企業5年裏的平均增長率為3.9倍,而5家中國企業為5.3倍。

 


   

       阿里巴巴的研發費投資額達3700億日元,增至5.7倍。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CEO)張勇表示阿里巴巴的業務是在數據技術的基礎上成立的,正在社交網站(SNS)和結算等領域擴大業務。一橋大學創新研究中心的負責人青島矢一分析認為,「中國企業的年輕經營者正在大膽實施投資」。

 

       中國企業也正致力於構建催生創新和提高決策速度的體制,這曾是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的優勢。5家中國企業董事的平均年齡為54歲,比5家美國企業年輕6歲。

   

    限制風險

   

       中美有代表性的10家企業也面臨著限制和政策變更風險。繼歐盟(EU)2018年出台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後,各國正在討論隱私保護對策。企業被迫調整業務體制等可能導致增長速度放緩。雖説在中國企業收集使用個人資訊的限制比歐美寬鬆,不過中國政府正在進一步加強對大型企業的影響力。

  

       此外,新興企業的崛起也可能對創新競爭的格局産生影響。網約車企業美國優步科技和新加坡Grab 等數據經濟的推手正在各國快速成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