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進一步減速

2019/07/18


       美國企業的利潤在進一步減速。500家主要企業20194~6月凈利潤預計同比減少3%。凈利潤繼1~3月之後繼續減少,自2016年以來時隔3年再次連續兩個季度下降。中美貿易戰走向長期化,需求減少和成本增加給眾多企業帶來不良影響。美國股市目前處於高位。今後對貨幣寬鬆政策的依賴或將進一步。

 

       美國企業從7月15日全面開始公佈4~6月財報。調查公司路孚特(Refinitiv)針對標準普爾500指數包含的企業,匯總並計算了截至715日的實際值及分析師預測,結果顯示4~6月利潤預計會繼1~3月(減少1%)之後繼續下降。這將是繼20161~3月和4~6月以來再次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利潤下降。預計銷售額將增長3%,較20191~3月(增長6%)有所放緩。

 

 

       中美在6月下旬的首腦會談中就重啟貿易磋商達成一致,美國表明暫不加徵新的關稅。市場上有很多聲音認為「雙方達成全面一致的道路依然不明朗,影響企業經營狀況和宏觀預測的改善」(美國摩根士丹利),未能推動業績預期提高。

 

       美國總統川普雖然提出允許對中國華為技術出口,但對象範圍被認為較小,制裁本身並沒有解除。因此,解禁給向華為供應産品的美國企業帶來的正面效應也很難顯現出來。

 

       先行發佈201812~20192月等財報的美國企業經營者當中,慎重態度也比較顯著。經營者的擔憂主要集中在三點: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高科技需求減速以及進口關稅成本增加的影響。

 

聯邦快遞的飛機(reuters)

 

       美國大型物流公司聯邦快遞(FedEx)首席執行官(CEO)弗雷德·史密斯在6月下旬的財報説明會上表示,「全球性的貿易戰和低增長帶來不確定性,業績(預測)不得不慎重」。

 


 

       聯邦快遞2020財年(截至20205月)的每股收益(特殊因素調整後)同比預計減少5%左右。由於貨物流通量減少,主力的航空貨物運輸部門業績不振。6月下旬,該公司因監控成本受華為相關等的出口限制影響而膨脹,起訴了美國商務部,主張是「不合理的負擔」。

 

       大型半導體廠商等高科技企業面臨全球需求減少,紛紛開始削減投資計劃。

 

       美光科技首席執行官桑傑·梅赫羅特拉表示,「為了改善供需,計劃削減2020財年(截至20208月)全年設備投資」。因中國經濟減速,主力産品半導體記憶體出現供應過剩,價格下滑擠壓了利潤空間。如果減産和削減投資的動向擴大,還將給半導體材料和製造設備企業帶來影響。

 

       此外,對華加徵關稅成為美國堅挺內需的風險因素。美國大型住宅公司LENNAR6月下旬擔憂稱,關稅可能導致原材料費上漲和收益減少。這是因為,5月上旬美國政府對包括住宅建材在內的約2000億美元中國産品徵收高關稅,導致建設成本平均每棟上漲500美元。

 

       對全部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可能性不會消失。成本的進一步提高會壓迫利潤,而企業如果試圖將成本轉嫁到價格上,也可能給銷售帶來不良影響。

 

       在企業收益減速感加強的背景下,美國股市仍表現堅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7月上旬創下了9個月以來的歷史最高值。市場上有聲音表示,「股價受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支撐而上漲」(美國投資公司北方信託的吉姆·麥克唐納)。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710~11日的美國議會聽證會上顯示出通過降息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姿態。如果依賴貨幣寬鬆的局面加強,降息的想法可能導致股價不穩定,市盈率等指標可能會相對較高。

 

       即使美聯儲對降息持更加積極的態度,作為其背景,企業盈利惡化如果走向現實,無法否認美國股市的拋售壓力存在隨之加大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宮本岳則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