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分之2製造業企業4~6月利潤下降

2019/07/30


     日本製造業企業的業績惡化顯著。在截至7月29日發佈2019年4~6月財報的日本上市企業中,製造業3分之2企業出現最終利潤下降。創出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仍存在的2009年以來的最廣泛下滑。再加上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中國經濟減速,電子、機械和汽車等業績正在惡化。在美國和歐洲,汽車銷售陷入冷卻。在日本的上市企業中,製造業企業的利潤約佔6成。如果製造業業績持續低迷,有可能對日本國內經濟産生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統計了截至29日發佈2019年4~6月財報、財年截至3月的企業151家(不含金融和新興企業等)的合併業績。在佔製造業的68%的53家,顯示最終盈利情況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該比率創出2009年4~6月(73%)以來的最高水準。另一方面,非製造業的58%保持最終利潤增長,在整體上,利潤增長佔44%,而利潤下降佔55%。

   

 

      從金額來看,對企業業績的影響有可能變得突出。製造業的利潤份額更高,截至29日的統計顯示,整體上出現29%的利潤下降。利潤規模尤其巨大的豐田8月2日發佈財報,軟銀集團7日發佈,根據兩家企業的業績,統計結果將産生變動。

  

      中國經濟減速對日本製造業的影響很大。發那科29日發佈的4~6月財報顯示,凈利潤減少48%。連續4個季度出現下降,利潤水準創出6年來新低。社長兼首席執行官山口賢治表示,「由於中美摩擦的激化,(中國)客戶的觀望姿態加強」,屬於主力的工廠自動化(FA)設備等下滑。

 

 

      小松在中國和亞洲的建築機械營業收入分別下降3成,出現25%的利潤下降。亞洲由於大型選舉相繼舉行,公共工程停滯,似乎還存在受中國經濟減速波及的一面。日本精工由於用於工具機等的零部件下滑,凈利潤減半。以感測器為主力的基恩士4~6月出現9年來最大利潤下降。

  


   

      在美歐,盈利環境也在惡化。在美國,「川普減稅」帶來的經濟支撐效應減弱,而在歐洲,英國退出歐盟(EU)的行動投下陰影。日産汽車受美國銷售下滑影響,三菱汽車由於歐元貶值構成打擊,凈利潤分別減少7~9成。

   

      另一方面,重心放在日本國內的非製造業則保持堅挺。關西電力由於燃料價格下降等做出貢獻,利潤增長7成。野村綜合研究所由於用於改善生産企業效率的系統開發實現增長,利潤增長3成。

 

        以製造業為中心,日本的經營者正在加強慎重姿態,針對中國的前景,有聲音表示「非常不透明」(日立製作所首席財務官西山光秋)。發那科和涉足智慧手機與汽車零部件業務的NOK等下調了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的全年業績預測。在現階段,上調全年預期的僅有4家,另一方面,下調的為16家,達到4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