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歐美工廠半數停工,中國8成恢復
2020/03/30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擴大,對日本企業生産的影響正在加強。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日本主要製造業企業發現,回答企業的半數在美國和歐洲工廠停止了生産。打擊巨大的是面臨需求減少的汽車。另一方面,回答企業在中國有8成恢復正常作業,停工的趨勢已從中國轉移至美歐。6成企業表示將2020年度的生産計劃比2019年度減少,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難以避免。
美歐疫情持續擴大,工廠的停工在4月以後也有可能長期化。而在日本國內,預計自4月起整車工廠暫時停工,印度和東南亞的工廠也已停工。即使是工廠已復工的中國,需求也很低迷,不少觀點認為要恢復滿負荷運轉,需要較長時間。
![]() |
日本經濟新聞以銷售額高的100家日本主要製造業企業為對象進行了採訪,截至3月28日獲得79家的回答。詢問了截至中國春節假期過後的2月10日、最近的3月27日和4月10日(預期)這3個時間點的運作情況。回答企業的6成回答稱有停産的基地。
自3月中旬起,疫情在義大利等歐洲和美國迅速擴大,由於外出限制和當地的需求減少,停産增加。截至3月27日,在回答企業的約3450個全球工廠中,佔8%的291座被迫停産。自2月10日起,1個半月時間裏停工基地增加4成。
觀察構成可以發現,有停産(全面和部分停産的合計)基地的企業的比例在美國為49%,歐洲達到58%。在包括北美7個基地在內的本田整車工廠中,至少有18座工廠停工,佔到世界整體的約一半。
豐田也在北美和歐洲等至少14個國家停止了18個乘用車工廠運作。豐田高管表示:「只能遵照各國政府的方針,未來無法預測」。
影響波及汽車相關企業。愛信精機停止了海外約100座工廠中的逾30個基地的運作。普利司通逐步關閉了世界78個輪胎生産基地中包括美國7個基地在內的23個基地。美洲佔到普利司通銷售額的5成,如果停工長期化,打擊巨大。
另一方面,表示在中國有停産基地的企業為20%,與2月10日的76%相比迅速下降。8成企業已恢復正常運轉。
關於中國以外的亞太地區,71%的企業表示「部分停工」。2月時正常運作為93%,部分停工還只有7%,但影響迅速擴大。印度在全境發出外出禁令,松下和鈴木等停工。
而在東南亞,疫情擴大導致工廠停工的趨勢加強。在馬來西亞,日立製作所和大金工業等的工廠停工,而在泰國,整車工廠等相繼停工。不少日本企業對東南亞和印度的收益依存度較高,預計業績受到的影響巨大。
![]() |
本田的美國工廠(資料圖) |
在日本國內,東芝和豐田紡織僅「部分停工」,現階段影響較小。不過自4月起,豐田、本田和鈴木等將啟動暫時停工。日本國內的感染也在擴大,今後難以預料。
從這些日本企業2020年度世界生産計劃來看,相比2019年度「略微減少」和「減少」合計為58%,大幅超過「增加」和「略微增加」總計的17%。由於世界需求減退,出口的低迷有可能長期持續。關於2020年度的設備投資,43%回答稱比2019年度「減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儘早平息,慎重看法突出,日本國內外的經濟有可能冷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