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544名上市企業董事薪酬超1億日元
2021/07/16
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獲得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86萬元)以上薪酬的日本上市企業董事達到544人,時隔1年增加。按企業來看,日立製作所有15人,人數最多,按個人來看,曾任軟銀集團董事的英國ARM首席執行官(CEO)西蒙·西格斯以1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排在首位。在新冠疫情下,企業的業績有好有壞,但觀察排行榜前列的董事可以看出,股價走高等帶來的績效薪酬增長顯著。
東京商工Research統計了各家企業截至6月底發佈的有價證券報告。母公司和上市子公司出現重覆記載時,分開進行統計。此次人數超過2019財年(533人),低於創出歷史最多的2018財年(571人)。有253家企業擁有薪酬1億日元以上的董事,減少4家。
![]() |
薪酬在1億日元以上的董事最多的是日立,達到15人。雖然減少3人,但按企業來看連續2年排在首位。疫情下日立的營業利潤下降,現任會長東原敏昭的薪酬降至4.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754萬元),減少約2000萬日元。不過,包括日立其他董事在內,股價掛鉤型的薪酬實現增長。
![]() |
日立會長東原敏昭 |
軟銀集團的願景基金錶現強勁,創出利潤新高,有8名董事薪酬超1億日元。之所以把預定向美國英偉達出售的ARM的CEO西格斯包括在內,是因為截至2020財年末ARM屬於軟銀集團的子公司。據軟銀集團表示,西格斯的薪酬「全部來自ARM」。西格斯已於今年6月卸任軟銀集團董事。
此外,軟銀集團副社長 Marcelo Claure以17.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5億元)排在第3位,投資負責人、副社長Rajeev Misra以9.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49萬元)排在第6位。會長兼社長孫正義為1億日元。
在日本企業中,通過歐美型的績效薪酬爭取外國經營者等的趨勢也在擴大,股權薪酬不斷引進。另一方面,外國人和日本人的薪酬差距明顯。由於歐美的薪酬行情高於日本,在2020財年薪酬居前10的董事當中,有7人是外國人。
日本人當中的薪酬首位是索尼集團會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達到12.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324萬元),增加2成,排在整體的第5位。由於遊戲業務強勁,索尼的凈利潤突破1萬億日元,股價上漲使得股票期權等的發放額增加。東京電子的社長河合利樹增長36%,達到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274萬日元)。半導體設備表現強勁,業績掛鉤的薪酬增長。
![]() |
索尼集團社長吉田憲一郎 |
6月企業治理指導方針被修訂,在企業管理受到關注的背景下,董事薪酬備受關注。企業被要求就金額的妥當性進行説明的情況變得突出。
![]() |
武田藥品工業的社長克里斯托夫·韋伯以18.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的薪酬排在第2位。武田2020財年的銷售收入等的達成水準低於上年,韋伯的薪酬減少1成,在6月的股東大會上,有人質疑金額的妥當性。武田的董事會議長坂根正弘表示,「此前受到收購(歐洲藥企)夏爾這一艱難整合等的影響,正在討論增加一點薪酬」,呼籲股東給予理解。
![]() |
武田社長克里斯托夫·韋伯 |
鐵路車輛設備違規檢查一事曝光的三菱電機有7名董事的薪酬超過1億日元。雖然低於2018財年(按當時的有價證券報告計算為21人),但多於2019財年(1人)。已宣佈辭職的社長杉山武史的薪酬為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72萬元)。三菱電機針對此次違規行為表示,「雖然現階段尚未確定,但將在查明整體情況的基礎上,對董事實施處分」。近年三菱電機還發生過品質相關的其他問題,由主管董事自主返還了薪酬的一部分。
對企業管理的審視日趨嚴厲,疫情下業務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強。如何回饋包括董事和員工在內的「勞動者」,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堤健太郎,村上徒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