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初創企業也在回歸國內

2023/01/05


      在日本,為了防備日元貶值和地緣政治風險,選擇將産品生産遷回國內的趨勢擴大至初創企業。涉足齒列矯正器的DRIPS公司將委託給越南的牙科技工所代工的大部分生産遷回國內。很多初創企業無法將上漲的原材料費等轉嫁到産品價格上,將通過靈活調整生産體制來規避風險。

 

牙套的原材料等漲價産生影響

 

      DRIPS利用3D列印機製造用於齒列矯正的牙套。截至2021年,9成材料生産委託越南的牙科技工所,在日本國內完成最後製程。但進入2022年後日元大幅貶值,原材料費和運輸費均上漲。每件産品原來的成本在6萬日元左右,DRIPS首席執行官(CEO)各務康貴表示,「有可能暴漲至10萬日元左右」。

 

      在此背景下,DRIPS在2022年5月與雅瑪多運輸展開合作。雅瑪多運輸在國內最大的物流基地「羽田Chronogate」設置了3D列印機,製造醫療相關的試製品等。DRIPS利用這些設備生産牙套,目前的國內生産比例達到約9成。

 

      從其他競爭企業來看,牙套相繼漲價,有的海外廠商將2021年約為30萬日元的産品價格提高至36萬日元。另一方面,DRIPS則在控製成本,價格維持在約33萬日元。

 

      還面臨地緣政治風險

 

      開發農田整地機器人的CuboRex公司從2022年12月上市的新産品開始,將國內佔零部件的比率提高至9成(按金額計算,此前為6成)。此前部分零部件從中國企業訂貨,但成本已漲至與日本接近。CuboRex採購部長牛腸彰表示,「如果考慮到與中國溝通在內的成本和品質,國內生産更有競爭力」。

 

      此前,日本企業著眼於人工費的低廉和稅制優惠等,不斷將生産轉移至海外。日本經濟産業省的數據顯示,製造業的海外生産比例截至2020年度達到23.6%。相比2000年度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但是,以日元貶值和原材料漲價為背景,趨勢正在發生改變。

  

   

      地緣政治風險也是無法忽視的因素。帝國徵信以約2.5萬家中小企業等為對象實施的調查顯示,受訪企業的逾6成表示受到俄烏局勢的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逾5成表示無法確保充足的採購量。


 

 

      另一方面,作為正在討論的對策,最多的是轉嫁成本,佔36%,回歸國內為8%。由於需要設置新的生産設備和構建供應鏈,很多企業無法輕易回歸國內。其中,業務規模不大的初創企業能夠迅速做出決斷,引人注目。

  

      工匠短缺成為課題

 

      涉足皮革製品線上銷售的LuzHoldings公司自2022年2月起將生産地改為國內。計劃自2023年起,原材料也改用日本國産的牛皮。日本銀行確定了修正大規模貨幣寬鬆的方針,匯率行情正在轉向日元升值,但LuzHoldings表示「將維持國內生産」。

 

      此前使用的是中國製造設備,在蒙古的工廠製造。但是,由於俄烏局勢的影響,原材料費上漲了約1成。此外,中國此前的疫情防控措施導致設備無法運抵,一度被迫停止銷售。

 

      日本企業的現狀是回歸國內的趨勢擴大,但同時存在工匠短缺問題等。涉足皮革製品縫製的handbag鈴木公司的工匠鈴木大地表示:「雖然轉向國內生産的公司很多,但國內的工廠工資低,接班人正在減少」。涉足天然皮革銷售和批發的碓井公司的專務碓井輝之預測,「如果今後需求增加,企業將需要爭奪生産工人」。

 

      這些企業還需要應對回歸國內之後再次迎來日元升值的局面。匯率行情和俄烏局勢的走勢仍不明朗。初創企業需要更加靈活的經營判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湯淺太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