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時隔40多年主導開發新一代戰機
2020/12/16
日本政府力爭2035年部署的新一代戰鬥機的開發體制框架已經敲定。將以三菱重工為開發主體,由美國軍工大型企業、具有F35等開發經驗的洛克希德·馬丁提供技術支援。日美企業合作推進開發,將打造日本自衛隊和美軍統一部署的最先進戰機。著眼於中國軍事崛起等緊迫的東亞局勢,將加深日美同盟的合作。
日本防衛省將在近期公佈。將於12月下旬在內閣會議上確定的2021年度預算案中納入策劃設計費。
新一代戰鬥機將成為日美共同開發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2戰鬥機的後續機型。日本防衛省計劃生産約90架,有觀點認為,到部署的總投資規模超過5萬億日元。
![]() |
日本政府在2018年底確定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簡稱中期防)中提出,以日本的防衛産業為中心開發新一代戰鬥機。如果日本企業的主導能夠實現,將是1970年代三菱重工開發F1戰鬥機以來的首次。
據日本防衛省的數據,中國擁有超過1000架定位為主力的「第4代」戰鬥機。在10年裏增至3倍,還將穩步推進不易被對方雷達探測到、具備隱身性能的「第5代」的部署。俄羅斯也力爭引進第5代戰機,還在開發大型的攻擊型無人機。
考慮到這些動向,日本將新一代戰鬥機定位為全面完成對艦船和地面攻擊、空中戰鬥的「多用途戰鬥機」。將具備隱身性能以及遭受電磁波干擾仍能維持作戰的能力,以此應對中國和俄羅斯最先進戰機的部署。
日本防衛省今年10月與三菱重簽約,將其作為開發主體。該公司承擔機身的設計和系統的整合。設想引擎由IHI負責,機身由SUBARU負責,雷達由東芝和富士通負責,而控制電子戰裝備的任務系統由三菱電機等負責。
日本在40多年裏並未在國內企業主導下開發戰鬥機,因此一直在選擇提供技術支援的外國企業。
日本防衛省鎖定洛克希德、美國波音和英國BAE系統公司等3家,從(1)雷達和導彈等的系統整合能力、(2)較高的隱身性能和運動能力、(3)高效的開發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評估。
選擇洛克希德的原因是開發成績與日美同盟關係。洛克希德曾開發被視為世界最強的F22和F35,隱身技術也得到公認,將主要在機身設計和系統整合方面協助三菱重工。
開發時重視日美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為應對「有事」局面,新一代戰鬥機將與屬於美軍主力的F22和F35共用數據,便於共同展開作戰。
![]() |
洛克希德·馬丁開發的F35A |
洛克希德在向日本提供方案之際,與美國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Northrop Grumman)展開合作。諾斯洛普·格魯門在多架戰鬥機共用資訊的「數據鏈路(datalink)」和感測器領域具有優勢。如果攜手洛克希德,具有容易獲得諾斯洛普·格魯門的技術支援這一優點。
關於各個構成零部件,日本還探索與部分英國企業展開合作。這些英國企業與日本在防衛技術的研究方面構建了合作關係。BAE公司在利用電磁波防止對方攻擊的電子戰技術上具有優勢。
在日本主導下推進新一代戰鬥機開發的背景是,希望推動日本國內企業的創新和新産業培育。
在防衛産業之中,戰鬥機的相關産業的範圍廣泛,據稱1個機型的製造有約1000家企業參與。需要的技術廣泛,包括引擎、紅外線感測器、輕而堅固的機身、資訊系統等,需要分別具備高度的技術實力。日本希望通過自己主導推進開發,在最尖端領域推動創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