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日本防衛産業要借戰機開發走出“不掙錢”困境

日本防衛産業要借戰機開發走出“不掙錢”困境

2020/11/09

PRINT

       日本三菱重工從日本防衛省接到了研發下一代戰鬥機的委託。將以日本和海外企業攜手的形式推進開發,作為現役“F2”戰鬥機的後繼機型,力爭2035年實現部署。日本的防衛産業在技術方面受制于美國,在預算方面受限于日本政府。有必要借此次戰機的開發擺脫“不賺錢的防衛”並創造走向獨立的契機。

下一代戰鬥機將成為“F2”的後繼機型(圖由日本航空自衛隊提供)

     

      “希望為了國家(日本)的防衛而積極完成”,在作為下一代戰鬥機的開發主體與日本防衛省正式簽約的10月30日,三菱重工高管個個鼓足了精神。

  

      該公司這一天發佈了到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為期3年的中期經營計劃,宣佈事實上凍結2008年啟動的日本國産首款小型噴氣式客機項目。在業績低迷的背景下,戰機開發這一重大項目成為久違的好消息。

  

      三菱重工將與日本國內防衛相關企業和年內選定的海外企業攜手推進開發。預計將製造約90架,業務規模被認為超過5萬億日元。這是通過需要高度經驗的飛機開發和製造來積累經驗的良機。

  

      此前,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鬥機的選定和開發均由美國主導,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依賴美國造。即使想推進國産化,美方也不會披露技術資訊,因此日本方面磨練技術實力的機會有限。此次,隨著三菱重工成為開發主體,很多人期待的認為“有助於加強防衛産業基礎”(行業相關人士)。

  

      日本的防衛産業正面臨考驗。據帝國徵信統計,截至2012年,4000多家日本國內防衛相關企業的約4成出現虧損。2019年小松停止了面向日本陸上自衛隊的一部分車輛的開發。6月,三井E&S控股宣佈討論將護衛艦等艦艇業務出售給三菱重工,放棄維持業務的趨勢擴大。

  

      觀察日本週圍,中國加強海洋戰略、朝鮮推進導彈開發、美國則自顧不暇。日本面臨的安全保障局勢日趨嚴峻。在此背景下,日本的防衛費(按最初預算計算)截至2020年度連續6年刷新歷史新高。但企業仍然不賺錢。

 

      原因之一是2006年的招標方式的變更。關於具有“特殊採購品”性質的防衛武器裝備,此前一般來説不實施招標,而是與特定企業簽署協商合同。但在受到欠缺透明性的批評後,在日本防衛武器裝備領域,2006年一般競爭招標成為原則,企業間的價格競爭變得激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