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電子開發半導體新設備應對細微化

2021/01/25


      半導體設備廠商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1月20日舉行面向投資者的技術説明會,説明了技術開發等情況。該公司社長河合利樹提出想法稱,將積極推進研發等投資。隨著高速通信標準「5G」和人工智慧(AI)的普及,半導體需求正在增加,將應對這種情況。

       

河合社長將致力於積極構建研發體制

         

      東京電子計劃在始於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的3年裏對研發投資投入4000億日元。在半導體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河合社長透露稱「2020財年有望實現創歷史新高的營業收入」。

  

      高性能半導體的需求巨大,製造設備的投資正在擴大。日本半導體製造設備協會(SEAJ)統計顯示,日本造半導體製造設備的2020年度銷售額預計達到創歷史新高的2.33萬億日元。由於將電路線寬縮小至數奈米的微細化的進展,處理運算的邏輯半導體和半導體代工領域的投資活躍。

  

      隨著製造技術升級,設備的技術開發日趨重要。東京電子同一天説明了相應的主要設備開發和數據分析的利用案例。如果半導體邁向微細化,結構將變為細微和複雜,在清洗和乾燥工序,容易因清洗液的表面張力而導致損壞。

     

採用超臨界流體的清洗設備「CELLESTA SCD」

    

      為了解決這些課題,東京電子開發了採用沒有表面張力的「超臨界流體」的清洗設備「CELLESTA SCD」。

  

      如果利用超臨界流體,能減輕乾燥時細微的模式結構因液體的表面張力而損壞的風險。預計可以借此提高最尖端半導體的「成品率」。相關設備計劃應用於邁向微細化的DRAM和邏輯半導體的製造。

  


      在成為電路源的溝槽和孔洞的蝕刻設備方面,東京電子介紹了可以提高生産效率的「Episode UL」。該設備可以使處理晶圓的反應室「chamber」的數量在4個至12個之間自由變換,能配合工廠的佈局削減設置面積。

   

      東京電子還致力於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從製造設備獲得的感測器數據,使製程條件實現最優化。在材料的探索方面則將應用AI。有望取得同時優化製程條件和材料的效果,據稱這一方式正在應用於蝕刻金屬氧化物的材料的調查。

  

      此外,東京電子還具有通過AI來優化電漿體增強原子層沉積(PE-ALD)的製程等成績。解決了此前通過人力探索條件、難以找到最佳條件的課題。

 

      2020年11月,東京電子將軟體研發基地「TEL數位設計園區」轉移至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市,正在加強有助於DX(數位化轉型)的開發體制。

  

      世界的半導體設備市場受中美摩擦等影響,前景並不明朗,但根據目前的旺盛需求等,該公司認為在2022年度之前將持續增長。

   

      鑒於在家辦公的普及和線上服務的需求增加,數據中心投資有望進一步擴大。要提升競爭力、爭取需求,需要具備更高的技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雅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