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對抗癌症的時代來了?
2015/08/03
![]() |
在歐美,因癌症而導致死者的人數呈減少趨勢,但在亞洲等其他地區卻在增加。尤其是在亞洲,胃癌和肝癌的患病比例較高。日本IBM認為,醫療是沃森潛在需求巨大的領域,將自2016年起,向研究機構和醫療機構推銷。
日本IBM將把日本國內外論文和藥物的效能等最新數據輸入沃森。沃森可以理解文章,因此可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數據。東大醫科研將輸入從日本癌症患者的血液和組織中提取的基因數據等。
即使是相同類型的癌症,使用藥物時的療效和副作用也因人而異。沃森將根據資料庫,向每個患者提供副作用少、療效更好的藥物等適合該患者的治療方案。東大醫科研將自2015年夏季起,啟動根據患者的癌細胞尋找最佳治療法的研究。
因為與癌症相關的基因變異很多,專業醫生等一直以來需要查閱龐大的論文和治療數據等加以分析。而相比人工作業,沃森的速度可以快1000倍以上,能將人類數周完成的工作縮短至10~20分左右。如果能最快找到最佳治療法,在癌症病情加劇之前,患者就可以獲得有效的治療。
以往的超級電腦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分析數據,但不能完成自行判斷並從文件中抽取所需的數據等作業。而人工智慧則不同,它可以從大量電子郵件中找到涉及洩露機密的郵件等,能力方面正在接近於人類的智慧。
在日本,瑞穗銀行在客服中心的顧客應對業務中採用了人工智慧,同時大型保險公司也計劃將人工智慧用於保險金支付審查。在日本,提高業務效率的用途走在前列,但隨著人工智慧的性能的提高,其用途有望拓展至各種領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