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給人類提供移植臟器的時代或將來臨
2016/06/16
將豬細胞「人工胰島」移植到糖尿病患者身上
![]() |
日本首次實施的異種移植被認為將是向1型糖尿病患者移植豬的胰島。1型糖尿病患者胰臟內的胰島因免疫等原因受損,從而無法分泌降低血糖值的胰島素。從兒童到青年,發病率很高。現在的治療方法是將腦死亡者的胰臟和胰島移植到患者身上,但是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另外供體也嚴重短缺。據推算日本國內的1型糖尿病患者數量在7~10萬人。其中,據稱有超過100人在等待移植胰臟和胰島。為了解決供體不足問題,開發了用半透明膜包裹豬胰島細胞的「生物人工胰島」。
紐西蘭已啟動臨床試驗
該膠囊可以通過胰島素和胰島生存所必須的營養物質,但炎症物質卻無法通過。因此,移植後即使不使用免疫抑制劑也可以抑制排斥反應。紐西蘭的創業企業Living Cell Technologies已經在紐西蘭實施將生物人工胰島移植到患者腹中的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報告顯示,雖然沒有完全無需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但是胰島素的使用量有所減少,此外1~2個月的血糖值的平均值血紅素A1c的值也出現下降。此外低血糖的發作也出現減少。
日本的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的胰島移植項目組長霜田雅之表示「將建設胰島移植用豬的飼養設施,力爭3~5年後實施臨床試驗」。福岡大學醫院再生醫療中心的小玉正太主任教授也表示「將推進籌備工作,力爭3年後啟動臨床試驗」。今後,很可能在日本的多家醫療機構實施豬的胰島移植臨床試驗。
1型糖尿病患者和家人的支援團體—NPO法人「日本IDDM網路(佐賀市)」希望借助生物人工胰島移植根治1型糖尿病,正在籌集資金以支援此類研究。
60年代曾進行黑猩猩和狒狒的臟器移植
腦死亡者的臟器移植在歐美得到廣泛實施,但即使是在比日本提供者更多的歐美,臟器不足都日趨成為嚴重問題。據稱在世界範圍內,超過10萬名患者正等待移植。作為解決這種臟器不足的措施之一,被寄予厚望的是異種移植。
首先在1960年代,接近於人類的黑猩猩和狒狒的肝臟、腎臟及心臟移植得到實施。但是,患者因排異反應而死亡。
進入80年代後,作為臟器提供動物,豬開始受到關注。其原因包括豬的臟器大小和生理功能類似於人類,而且在家畜中,微生物污染較少,飼養頭數多。由於狒狒感染了對人類具有危險性的各種病毒,同時供給數量有限等原因,豬的受關注度開始提高。
培育植入減輕排異反應的基因的豬
在豬的臟器移植中,移植後數分鐘出現的超急性排異反應成為課題。1992年植入減輕超急性排異反應的基因的豬被培育出來,1995年獲得了這頭豬的心臟在猴子體記憶體活60天以上的結果。
![]() |
通過基因改造消除免疫功能的免疫不全的克隆豬(農研機構提供) |
在這一指導方針中,列出了應排除從豬到人感染危險性的病原體的名單。在納入這一名單中的病原體中,無論如何難以排除的是有可能發展為癌症的逆轉錄病毒(Retrovirus)。
逆轉錄病毒的基因在豬進化的過程中被嵌入基因組。因此,進行檢查時,必定産生陽性反應,採用豬細胞和組織的異種移植此前在日本並未實際實施。
採用動物細胞的再生醫療2014年在日本合法化
不過,據稱這個病毒的基因在豬的體內沉睡著。國際異種移植協會2009年發佈了旨在推動異種胰島移植的統一見解。隨後,Living Cell Technologies公司在紐西蘭、阿根廷和俄羅斯,啟動了將包含豬胰島細胞的膠囊植入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臨床試驗。
而在日本,隨著2014年11月實行再生醫療等安全性確保法,此前定位並不明確的採用動物細胞的再生醫療可以合法實施。隨著這部法律的施行,移植豬胰島的臨床研究浮出水面。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研究團隊將焦點對準豬胰島移植,修訂了指導方針。
![]() |
被嵌入豬基因組的逆轉錄病毒的基因數量有所不同。因此,列舉了盡可能降低風險的條件,例如盡可能選擇逆轉錄病毒基因數少的豬、以及一起培養豬和人類細胞、病毒不得在人類細胞中檢出等。此外,接受移植的患者需要終生進行定期檢查。此外,還規定豬的血清試樣和移植記錄保存30年。
討論移植豬的心臟和肝臟
在胰島之後,作為腦死後提供臟器得以實現之前的過渡舉措,還正在討論移植豬的心臟和肝臟等。2016年4月,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宣佈,將豬的心臟移植到狒狒體內,豬的心臟在狒狒體內正常跳動長達945天(約2年半)。
減輕向人類移植時成為最大課題的排異反應的豬的培育在日本鹿兒島大學、明治大學和農業與食品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等正在推進。此外,向免疫不全的豬移植人類的幹細胞、在豬體內培養類人臟器這一研究也在推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科學技術部 西山彰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