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簡稱:理研)等機構6月6日宣佈啟動一項將使用他人的iPS細胞培育出的細胞移植給眼病患者(異體iPS細胞移植)的臨床研究。最早將在2017年上半年實施手術。使用儲備的iPS細胞尚屬首次。在使用患者自身的細胞實施的移植手術方面,2014年實施的第1例手術的費用高達1億日元左右,不過預計通過使用儲備的iPS細胞,可以使費用降低到5分之1以內。此外還將縮短時間。作為再生醫療的有力方式力爭實現普及。
臨床研究將由理研、京都大學、大阪大學和神戶市立醫療中心中央市民醫院聯合實施。4家機構於5月30日簽訂了協議書。對於可能導致失明的「加齡黃斑變性」的眼病患者,將移植從iPS細胞培育的視網膜細胞。將確認治療的安全性等問題。
將使用即使移植給別人也不容易出現免疫排斥反應的特殊iPS細胞,該細胞由京都大學提供。理研負責將iPS細胞培育為視網膜細胞,大阪大學和中央市民醫療負責移植。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在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4家機構緊密合作,感覺充滿力量」。
研究團隊最早將在本月向中央市民醫院申請啟動臨床研究,經過日本厚生勞動省審查後,力爭2017年上半年實施移植。此外還將實施與第1例手術方式相同的使用患者自身iPS細胞的臨床研究。預定對約20人實施移植手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