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佛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的雙料教授中內啟光計劃於2015年8月在美國啟動一項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的實驗。將利用人類的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在豬體內培育胰臟和肝臟。目標為在5到10年內實現實用化,以此領先世界的其他研究者。
中內啟光一直在東大醫學研究所進行iPS細胞的應用研究,但由於日本禁止培育長有人類內臟的動物,所以到美國尋找研究機會。
實驗首先通過基因技術培育不會長出胰臟的豬的受精卵。如果不再進行干預的話將培育出沒有胰臟的小豬。實驗的第2步為中途向受精卵中植入人類iPS細胞,然後將受精卵放回母豬的子宮內。在小豬的體內將培育出人類iPS細胞生成的胰臟。此前,中內已成功在老鼠的體內培育出小白鼠的胰臟。
在臨床應用上,不必移植整個胰臟,僅移植分泌胰島素的胰島被認為具有足夠的可操作性。因為胰島的神經和血管不是很複雜,胰島移植手術早已被廣泛實施。
但是,要培育治療用的胰臟,必須在iPS細胞的製作方法上下功夫,這絕非易事。通過反覆進行內臟的培育實驗,以找到最適合的條件。此外,中內還計劃在豬體內培育人的肝臟,用於治療肝癌等疾病。人工培育的肝臟還可用於肝病新藥的效果和安全性檢測等。
日本政府對於涉及生命倫理問題的前沿技術應用持慎重態度。根據限制人類克隆技術的相關法律,禁止混合了人類和動物細胞的胚胎放回子宮內的實驗。
美國和以色列出現了將人類iPS細胞植入老鼠的受精卵並使老鼠懷孕的研究報告。雖然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審議會正在討論放寬相關限制,但中內教授以「等了很久仍沒有進展」為由,從2014年開始將大部分研究工作轉移到了美國史丹佛大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