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用人工乳房為乳腺癌患者解憂

2018/08/09


       日本新創企業正在積極涉足乳腺癌術後護理的普及。「BREAST CARE京都」將於20194月在東京和橫濱開設製作術後患者使用的訂製人工乳房的基地。日本還出現了加強在海外獲取訂單的企業。乳腺癌可在術後進行乳房再造手術,但會給患者造成體力方面的負擔,如果人工乳房産品得到普及,或將成為提高生活品質的新選項。

 

       BREAST CARE京都此前在京都市內的工作室從事人工乳房的製作,但由於日本全國乳腺癌患者的需求強烈,業務將擴大至東京圈。該公司計劃安排共約25名技術人員和營業人員。在開設基地之前,將於10月開設僅面向女性的技術人員培訓學校。

 

       該公司的産品是由醫用矽膠製成的穿戴型産品,為了進入海裏等情況下能承受壓力,産品「能自己調節空氣的自主機制」(社長林Kaori)。該公司將在培訓學校教授澆鑄法和上色。價格方面,可通過凝膠體和空氣調節的款式為每個不含稅4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萬元)起,在泡溫泉和運動時也能使用。

 

BREAST CARE京都將在東京圈建立人工乳房的製作基地

 

      乳房再造手術需要長期入院,對於最能投入工作的壯年時期女性來説,有時會産生精神負擔。一位使用穿戴型人工乳房的40多歲女性表示,「在公司集體旅遊時,同事看到我的傷痕後很驚訝,之後開始留神關心我。哪怕為了讓自己更輕鬆,我也想要戴人工乳房」。另一位40多歲女性針對購買理由表示,「還不想放棄相親活動」。

 

       涉足石膏模型的MAEDA MOLD的人工乳房則是利用3D掃描器測量術後胸形,然後進行設計。該公司原本主業是製作面向陶器企業的石膏模型,後來認為能利用相關技術而從2011年開始製作人工乳房。目前該公司在全日本近20個地點舉行諮詢會,最早將於2018年內在岩手縣和宮崎縣等安排諮詢員。

 

       此外,來自海外的洽購也很突出。自2003年起涉足人工乳房製作的池山醫療日本(Ikeyama Medical Japan730日開始在香港接受人工乳房訂單,9月在南韓接受訂單。最近還與當地的診所等簽署了代理協議。

 

       該公司與在中國擁有30個營業網點的代理商簽署了協議,認為今後需求將增加。在有著溫泉等文化的日本,一直將質感接近真乳房的穿戴型人工乳房製作得尤其精細,「後來發現海外富裕階層的潛在需求也很大」,該公司社長池山紀之表示。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患乳腺癌的女性總數截至2014年為20.6萬人,增加至2002年的1.3倍。尤其是從30多歲的年齡段開始,患者人數增加,在45歲到54歲的壯年時期迎來頂峰。

 

 

       原本在日本國內,移植腹部等自身肌肉的手術等可以使用保險。自2013年以後,通過向胸部注入矽膠等植入方式進行的再造手術也可以使用保險,此類手術的件數2017年達到約6500起,猛增至2013年的27倍,日本的術後護理意識有所增強。

 

       不過,據池山表示,「手術因整形外科的技術不同而波動幅度明顯,出現了回歸穿戴型人工乳房的趨勢」。在適合每位患者情況的護理領域,新創企業可能比大型企業更具優勢,但隨著規模的擴大,技術人員的培育成為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西岡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