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析揭秘日本狗和貓從哪來

2019/08/21


      貓和狗等寵物可以説已經成為日本人「家庭的一員」。研究人員正通過基因分析來探究它們是如何從野生動物進化而來。研究發現,日本犬與原産于歐美的狗相比更接近狼,因此單獨進化而來的可能性很大。貓也被認為可能是由中東地區的非洲野貓經過品種改良,被船帶往世界各地的。據稱,通過基因分析還能了解它們是如何通過與人類的共同生活,改變性格與形態而成為寵物的。

         

 

      狗是在3.5萬~1.5萬年前,由從事狩獵生活的人類將狼馴化而成。除追逐獵物的獵犬外,還有用於「看家」的看家狗。在與人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基因發生變化,與狼相比具備了社交性的性格。如果是狼的話,即使從小在與狗相同的環境中養大,也不會被馴服。而狗則會觀察人類的一舉一動,並服從命令與指示。

    

      狗是如何變成寵物的呢?俄羅斯一直在對數千年的品種改良歷史進行窺探性研究。在1950年代的前蘇聯時期,研究人員開始飼養野生狐狸,觀察將其培養成寵物的過程。他們讓一組親近人類的溫順狐狸進行雌雄交配,還同時讓另一組對人類警惕心強的狐狸交配。

      

      結果發現,溫順狐狸的後代順從人類,會做指定的表演動作,還出現白色斑點、卷尾、耳朵下垂等外觀上類似寵物犬的特徵。日本麻布大學教授菊水健史指出「這是家畜和寵物在品種改良中經常出現的變化」。狗也從狼進化而來,然後出現各種各樣的品種,體形、顏色、外觀都發生了變化。

   

      那麼日本犬又是怎樣呢?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的助教寺井洋平與客聘研究員石黑直隆等人為揭開這個謎而發起了挑戰。他們通過對秋田犬、紀州犬、柴犬及日本狼的基因組資訊進行分析,發現在遺傳資訊上和原産于歐美的狗存在很大差異。

   


      日本狼已經在20世紀初滅絕,但研究人員通過剝制標本等採集到了5頭狼的DNA。寺井表示「部分日本犬有可能保留了日本狼的基因」。計劃在2020年度之前找到答案。

    

      日本犬包括以「忠犬八公」而聞名的秋田犬,對主人非常忠心。但警惕心很強,據説很難訓練。研究人員也正通過基因分析來揭示這一性格。京都大學教授村山美穗等人發現,在秋田犬和柴犬等的大腦裏,與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相結合的受體部分對應的基因序列較長。比其他犬種更接近於狼。

    

日本的超小型犬種「豆柴」(東京都內的寵物店,kyodo)

    

      受體的基因序列長的話,就會提高神經路線上多巴胺的傳輸效率。如果是人的話,探究新事物和珍稀事物的慾望增加,對於狗則會變得像狼那樣具有攻擊性性格。東京大學的渡邊學博士在研究中發現,秋田犬的特定基因發生變化,産生了攻擊性性格。

  

      再來看貓,有研究發現貓的祖先是生活在中東的非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 lybica),它們從大約一萬前開始生活在人類的周圍。人類進入到農耕時代後,需要驅趕偷吃穀物的老鼠,於是貓就變成了家畜。

  

      狗的形態和大小與狼有很大不同,但貓和非洲野貓卻幾乎完全一樣。雖説一直和人類共同生活,但貓並未被馴化,因此基因的變化似乎沒有什麼進展。狗的品種僅得到正式認證的就遠遠超過300種,而貓即便是加上未正式認證的品種在內也只有100種左右。

   


      貓是通過怎樣的路線從中東擴散到全世界、又是在何處誕生了新品種呢?京都大學準教授宮澤孝幸等人正以在古代發生感染並嵌入到DNA裏的病毒的痕跡為線索,探究遷徙路徑和品種的起源。

   

      宮澤等對亞洲的三色貓和中東的波斯貓等19個品種共計141隻貓的基因進行了分析。歐美的品種幾乎有半數發現了某種病毒的痕跡,而亞洲的品種只有4%左右帶有痕跡。源自中東的貓似乎只有遷徙到歐洲的品種發生感染,而遷徙到亞洲的品種則沒有感染。

   

      另外還發現,在北歐很有人氣的歐洲短毛貓到達美國後,進化成了2個品種。波斯貓與其他品種交配,誕生了耳朵下垂很明顯的蘇格蘭折耳貓等。

  

      根據富士經濟的統計,2021年日本和寵物相關的産品市場規模將比2018年增長4%,達到4818億日元。預計今後還將誕生新的品種,陪伴人類的生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草鹽拓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