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研究「鱷魚叫」獲搞笑諾貝爾獎

2020/09/21


  9月17日,「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在網上舉行。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準教授西村剛(45歲)等人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摘取了聲學獎,該小組在研究鱷魚的發聲方法時發現,使用氦氣後鱷魚叫聲的赫茲會升高。

      

  日本人已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西村準教授高興地表示,「人們能夠關注狂熱有趣的研究,非常難得」。

   

西村準教授線上上接受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9月17日,KYODO)

     

  此次研究將原産于中國的「揚子鱷」放在水槽裏並充滿氦氣和氧氣,然後錄製其叫聲。結果發現約400赫茲的聲音升高了一倍,達到約800赫茲。研究小組據此查明,鱷魚與人類等哺乳動物一樣,利用聲帶上的器官「聲道」使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

   

  據西村準教授介紹,分類上與鱷魚相近的恐龍也很有可能通過同樣的方法發出聲音。該研究小組由日本、奧地利、美國等國的研究人員組成。

    

  Kyodo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