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新冠疫情的王牌——通用疫苗
2022/03/23
對新冠病毒多種變異毒株具有效果的通用疫苗的發正在推進。繼美國陸軍研究所之後,英國葛蘭素史克(GSK)等也計劃推進臨床試驗。為了終結新冠病毒疫情,需要開發出即使出現新變種也具有效果的疫苗。
![]() |
通用疫苗指的是對新冠病毒的各種變異毒株和現有冠狀病毒都有效果的新一代疫苗。現有的疫苗存在如出現新的變種、效果將下降的情況。例如,有報告稱美國輝瑞(Pfizer)造疫苗在第2次接種的2周後,對奧密克戎(Omicron)的發病預防效果降至約6成。對當初在中國流行的原有類型的預防效果為95%。
充分利用核酸和微粒子
正在開發的通用疫苗主要有2種類型。一種是採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
一般來説,mRNA疫苗的機制是在投入體內之後,在細胞內根據mRNA來製造位於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形成相應的抗體等,進而産生免疫反應。美國輝瑞等正在推進實用化。關於通用疫苗,為了瞄準多個變種的相同棘突部位而設計mRNA的舉措正在推進。
日本初創企業VLP Therapeutics Japan(位於東京千代田區)還進一步實施改進,使得疫苗在投入體內之後,mRNA在細胞內被複製,進而增加。該公司將在2022年內啟動臨床試驗。據稱在動物實驗中,面對包括奧密克戎在內的多個變種,産生了遏制感染的中和抗體。
英國葛蘭素史克和德國CureVac將一次性投入應對多個變種的mRNA。將在數周以內啟動第1階段的臨床試驗,預計最快2022年內實現實用化。葛蘭素史克表示,由於是使用多種mRNA的機制,「不僅能廣泛且靈活地預防新冠病毒,還能應對多種傳染病」。作為mRNA疫苗實用化的推動者之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Drew Weissman等人也在推進開發。預定年內啟動臨床試驗。
另一種類型則採用名為「鐵蛋白(Ferritin)」的奈米粒子。鐵蛋白是人體內負責鐵元素運輸等的蛋白質。疫苗的機制是在這種奈米粒子的表面附著病毒的棘突蛋白,作為疫苗投入人體。東京大學特聘教授河岡義裕表示「奈米粒子在外形和大小上與病毒相似,可産生明顯的免疫反應」。
美國華德·里德陸軍研究所(WRAIR)的研究取得進展,正實施第1階段的臨床試驗,進行數據分析。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則希望利用多種冠狀病毒的棘突,製造各種抗體。
![]() |
資料圖(REUTERS) |
通用疫苗的開發正掀起熱潮,呈現各種創意都在被嘗試的狀態。日本鹽野義製藥和源自大阪大學的初創企業KOTAI Biotechnologies(大阪府吹田市)也在推進共同研究。詳細機制沒有公開。
抗體的誘導存在課題
不過,是否能順利實現開發仍不清楚。京都大學教授橋口隆生指出「難以大量製造不易受變異影響的效果明顯的抗體」。這是因為,應對容易發生變異的部位的抗體更容易大量製造。大阪大學特聘教授黑崎知博解釋稱,即使想要僅對不易變異的部位使用疫苗,「結構也不夠穩定」。在人體內誘導相應的抗體並非易事。
如果成功實現開發,通用疫苗還有可能對新冠病毒以外的冠狀病毒有效。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預防接種支援中心負責人氏家無限表示期待稱「如果能開發出對今後出現的變種等各種冠狀病毒都有效果的疫苗,不僅是新冠病毒,還將有助於預防未來新的冠狀病毒導致的傳染病大流行」。
通用疫苗的開發在國際上掀起熱潮,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投資了40億日元以上。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在英國醫學雜誌上呼籲稱,「需要迅速開發能在大範圍進行預防的疫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藤井寬子,滿武里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