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常態」消費市場有關鍵詞
2015/11/24
時尚意識覺醒的中國男性
「我經常看時尚雜誌《智族GQ》,也會留意日劇、韓劇中男明星的時尚裝扮」,32歲的小張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白領,月收入在1萬5左右,多的時候每月會新買4~5件衣服或鞋。他説:「只要喜歡,不管多貴我也願意掏錢」。
上海伊勢丹開設「紳士館」吸引男性消費 |
6年前,梅隴鎮伊勢丹認為中國男人不願意把錢花在穿衣打扮上,一度關閉了男性專區。但是,據上海伊勢丹總經理美川龍二透露,日本伊勢丹新宿總店的訪日遊客消費調查顯示「消費額最多的是紳士館」。
在中國女性的時尚需求已進入平穩成熟階段,男性的時尚需求正在蠢蠢欲動。伊勢丹男性專區的時裝品牌「initial」在10月中旬的1周時間內銷售額就達到了十幾萬元。
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國美對1~6月男性的網購商品進行的調查顯示,服裝、鞋靴和帽子與數位電器一樣排名靠前。據調查公司凱度統計,2015年1~3月男性洗面乳市場規模約為15億元,較2年前增長17%。在另一項調查中,1500名20~49歲的中國男性中,約70%的人對自己的肌膚「不滿意」。男性的時尚消費預計將進一步擴大。
轉向「體驗型購物」
9月底,雲南萬達廣場開業。商場的一個角落裏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就是幼兒遊樂設施「萬達寶貝王」。這裡有海洋球池、滑梯等,還能玩遊戲和做手工。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全國各地的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像雨後春筍一樣迅速出現。但各家商場的進駐品牌和商品等內在情況相似,消費者對此已不再新鮮。此外,由於網上購網越來越方便,經常有商場關門大吉。在這種情況下,萬達等開始積極發展主打體驗的商業設施。日本消費者經歷過的從「提袋型消費」到「體驗型消費」,中國也正在發生相同的現象。
健康意識高漲
「這些現金全部用來買這個」,好侍食品集團總部的上海事務所內,一名中國男性突然出現。他來買5月上市的健康飲料「薑黃之力」。
據説,這名男性在飯局開始之前喝了一次試飲裝的薑黃之力,宿醉的第二天早上醒來之後卻沒有感覺不適。朋友們也非常感興趣,拜託其批量購買。每瓶25元,價格並不便宜,但好侍食品認為通過口碑宣傳,産品的知名度正在提高。
由於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反腐運動,很多中國人開始注意健康,在酒席上控制酒量。華潤雪花啤酒和青島啤酒等大型啤酒企業也在大力開發不含酒精的「啤酒」飲料。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過去的中國人抱有不會喝酒很丟人的想法,無酒精飲料幾乎賣不動,但最近在北京等大城市,這種飲料開始受到追捧,報導稱將成為新的消費潮流。
穩定增長的個人消費
高檔手錶和豪車等「讓人顯得氣派」的虛榮型消費在中國曾經紅極一時,但符合身體健康等切身利益的消費潮流正在中國悄然興起。
在中國經濟明顯減速的背景下,個人消費的表現卻相對穩定。中國2015年7~9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6.9%,時隔6年半首次跌破7%。反映個人消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雖然不及往年年均20~30%增長率,但1~9月仍同比增長10.5%,保持了2位數的增長。原因在於中國人收入增加,産生了大批擁有一定購買能力的中産階層。
但是,此前對消費增長做出貢獻的店舖形態和商品種類卻明顯減速。2013年之前保持2數位增長的百貨商場銷售額到了2014年僅同比增長2.7%。2015年4~8月的新車銷量也在持續同比下滑,高額消費明顯陷入低迷。
智慧手機的銷售也趨於觸頂,但網購消費持續增長,已擴大至零售市場的10%份額。電影的票房收入也在不斷攀升。毫無新意的商品和雷同的商場已無法滿足中國的消費者,而中國企業的應對措施也沒有及時跟上,這也成為了中國遊客在海外「爆買」的一個原因。為了促進個人消費穩定增長,中國企業能做的事還有很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高航 上海、原島大介 大連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