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旺想把中國數位技術帶回日本

2019/10/21


  日本零售企業永旺在中國大力投入數位業務。雖然該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流通集團,但是與日本國內的競爭對手相比,永旺在網路零售等業務的數位化方面落後於人,急需克服這一問題。永旺將在2021年之前投入5千億日元,致力於獲取虛擬試衣、網上訂購和支付系統等中國的先進技術。力爭把這些技術轉移到日本和東南亞的店舖,在數位競爭中挽回劣勢。

  

  在距離上海市1個半小時車程的江蘇省常熟市,永旺夢樂城6月開設了佔地面積約13公頃的大型商場。該地區不斷建設高層住宅樓,即使是工作日,從傍晚開始永旺夢樂城也因下班的公司職員和家庭消費者而熱鬧擁擠。

  

使用手機付款的顧客(永旺夢樂城常熟新區店,中國江蘇)

   

  一位20多歲的女性顧客表示,「我沒帶錢包」,她用微信支付等方式付款。在綜合超市裏,20位顧客中只有1∼2人使用現金。

       

  永旺將在2020年春季引入面部識別的無人收銀臺,減少支付時間,並引入在店內拍全身照即可進行虛擬試衣的系統。還將匯集使用手機預約商場內餐廳桌位等在日本店舖尚未使用的技術,力爭用幾年時間在中國的約80家店舖子全部採用上述技術。   

   

  日本最大零售企業永旺之所以積極獲取中國技術是有原因的。

  

  該公司社長岡田元也在10月9日的財報説明會上表示,「永旺在應對最近發生的巨大變化方面行動遲緩」,感嘆面對全球迅速推進的數位化浪潮,永旺應對遲緩的現狀。在永旺集團的銷售額中,線上渠道僅佔1%左右。

         

  在日本的零售行業中,永旺落後於迅銷(線上銷售佔比1成)等企業。岡田表示日本對新技術的抵抗感太強。他指出,「在日本,由於過分保守和消極的想法,遲遲無法決斷」,透露出不滿。

          

  在中國,騰訊和阿里相繼進入零售行業,無人收銀十分常見,店員主要負責接客和現場製作食品。騰訊和阿里分析通過支付業務收集的龐大購買數據,並活用於廣告、商品開發和庫存管理,成長為全球數一數二的企業。顧客在網上下單,如果在一定範圍內,30分鐘之內就能送達。

     

  中國對於支付和生物識別的隱私規定比較寬鬆,並且具有「對於挑戰允許失敗的風氣」(永旺華東公司的社長山下悟)。

     


        

  永旺在中國擁有約80家商場和食品超市,很容易推廣數位化。該公司計劃2021年2月之前,在數位化和IT相關領域投資5千億日元,並於2019年4月在中國成立了專門從事數位業務的企業。

       

  2019年年內將開發新APP,把中國大陸的500萬名永旺會員與集團企業的會員統一起來。還將調整目前面向所有會員發送相同資訊的機制,自2020年起,按照會員的年齡、喜好、購物動向來提供資訊。

 

使用手機付款的顧客(永旺夢樂城常熟新區店,中國江蘇)

       

  永旺還將運用數位技術,學習如何把金融業務中獲得的購買數據活用到行銷等方面。

        

  永旺在中國學到的技術未來將運用到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目前,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永旺夢樂城數量為8家(截至2019年8月的數據),今後每年將新開業4~5家,到2025財年(截至2026年2月)增至與中國相同的35家,並靈活運用在中國積累的技術。 

    

  不過,北京永旺的總經理椎名孝夫表示,即便推進數位化,整個集團的「優勢仍在於店舖」。永旺10月9日發佈的3~8月合併財報顯示,日本綜合超市出現營業虧損。以便宜的價格批發商品,然後在店舖裏零售的傳統商業模式被認為已成為歷史。在這種背景下,永旺這艘巨艦能否發生改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欣宏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