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鯨魚在日本還有哪些用途?
2019/11/08
日本於2019年6月底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不過,日本鯨魚消費量正在大幅減少。日本的年每人平均鯨魚消費量在鼎盛期1962年為2.4千克,而近年則不到100克。現在,鯨魚除了食用外,還會被如何加工、消費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為此走訪了靜岡縣、山口縣和佐賀縣等地。
![]() |
捕撈上來的小鬚鯨(9月2日,北海道釧路港) |
保健品
從JR東海道本線燒津站駕車行駛約10分鐘,就到達保健食品代工企業「旭合同」位於靜岡縣燒津市的工廠。
剛踏進工廠,就被一陣清爽香甜的氣味圍繞。這天工廠正在生産西柚味的保健品。
包裝線上傳送來約370千克泛黃的顆粒。這些顆粒由鯨肌肽這種不太常聽説的氨基酸製成,外麵包裹了一層西柚味的糖。
![]() |
含有鯨肌肽的顆粒 |
鯨肌肽是什麼?能長時間持續運動的候鳥或洄游魚類的肌肉中含有一種名為「咪唑二肽」的氨基酸,鯨肌肽就是其中一種,從鯨魚背部的瘦肉中提取,據悉有恢復疲勞的功效。
上述顆粒的主要成分是從鯨魚肉中提取出的。京都市的健康相關産品廠商Phiten從10年前開始銷售使用鯨肌肽製成的保健品。
靜岡工廠就是在生産這些保健品。機器噠噠噠地發出有規律的聲音,自動將顆粒裝入條形包裝,每3克一包。
靜岡工廠以2~3個月4000箱的速度生産該産品。廠長青木正和表示,「7、8年前就開始穩定接單了」。
Phiten的負責人表示,現在是從國外進口的鯨魚肉中提取成分,今後可能會使用日本捕撈的鯨魚。
醃菜
日本佐賀縣有一種名為「玄海漬」的醃菜特産,使用鯨魚的軟骨製作,據説已有120年的歷史。記者走訪了産地。
![]() |
將鯨魚頭部的軟骨切片來製作玄海漬 |
玄海漬是把鯨魚頭部軟骨腌在酒糟裏製作而成。先將軟骨切成薄片,然後要用鹽醃漬1年。之後將鹽漬過的軟骨與用佐賀或京都的名牌酒酒糟製成的調味酒糟混合。在佐賀縣,這是擺在超市門口賣的日常食品,口感很有嚼勁。
自1988年日本中斷商業捕鯨後,原材料就變得很難採購。曾擔任製造企業「玄海漬」社長的高田昌泰回顧稱,「當時向銀行借了一大筆資金,從全國收鯨魚的頭軟骨」。
為應對庫存告急而嘗試使用替代品來製作玄海漬,也吃了不少苦頭。用鯊魚的軟骨腌在酒糟裏結果軟骨溶掉了,用鯨魚其他部位試做的成品也「特別硬,下不了口」。
2019年夏季繼任第6代社長的兒子高田莊一朗幹勁十足地表示,「希望以這次重啟商業捕鯨為契機,讓更多的人知道(玄海漬)」、「想讓下一代也繼承傳統風味」。
鯨油製品
日本山口縣下關市作為日本近代捕鯨發源地而聞名。記者最後走訪了當地企業和致力於鯨魚研究的大學研究室。
「保濕成分含量高」,産業機器製造商吉田綜合Techno的負責人拿著一塊用鯨油製作的肥皂説。以前鯨油也被用作機油,但一旦降溫就會凝固,堵住油管。這款肥皂反而利用了鯨油的這一特點。該公司和山口縣産業技術中心共同開發出特殊過濾器,過濾掉鯨油的臭味,精製出了無色肥皂。
![]() |
以鯨油製成的沐浴液和肥皂 |
二戰前也出現過鯨油製成的肥皂,但不知何時就銷聲匿跡了。吉田綜合Techno的吉田幸治高興地表示,「現代技術給曾被淘汰的鯨油帶來了新的生機」。
工藝品等
採訪的最後一站,記者來到了下關市立大學的附屬地區共創中心。這裡展出多件以鯨魚身體部位製作的工藝品,包括用鯨魚須做的鞋拔子和茶托等,手工藝十分精美。這裡還保存有二戰前的手寫捕鯨記錄,由此可見鯨魚曾如何滲透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 |
以鯨須雕刻成的工藝品 |
![]() |
鯨魚胃部製成的鼓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今後將如何發展?記者採訪了委託研究員岸本充弘。岸本認為關鍵在於從商業角度看捕鯨是否能夠盈利,「借助新技術讓鯨魚物盡其用的方法和銷路十分重要,這也關係到文化的傳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龜田知明、小高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