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能否在韓流興盛的東南亞重振日流?

2019/11/14


  日本代表性人氣偶像團體「嵐」(ARASHI)11月10~11日訪問了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的4個國家和地區。東南亞曾經被認為是日本電視劇和音樂的一大流行地,如今卻幾乎完全被「韓流」(南韓流行文化)席捲。以通過智慧手機獲取資訊的1980~2000年前後出生的年輕人為中心,南韓的電視劇和流行音樂「K-POP」很受歡迎。日本的內容能夠再次在東南亞掀起暴風雨嗎?

           

嵐的成員松本潤(11月10日,雅加達,迪馬斯阿爾迪安(音譯)攝影

            

  11月10日早上7點,嵐的印尼粉絲聚集在雅加達南部的高檔酒店門前。其中一位粉絲克瑞斯(音譯,29歲)興奮地表示,「從2011年開始就一直期待嵐能來印尼」。嵐的成員大野智1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是第一次來雅加達,不過很開心大家知道嵐並一直支援我們」。最近印尼解除對社交媒體的限制,嵐發佈的一條推特「Terima Kasih!!JAKARTA!!!!(謝謝、雅加達)」僅3小時就獲得16萬個讚。  

    

  印尼國民被認為比較親日。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日本文化也在印尼紮根」。的確,哆啦A夢和精靈寶可夢等日本的動漫很受歡迎,以嵐為首,宇多田光和安室奈美惠等日本明星也擁有大批粉絲。但是,日本的內容還是全面被韓流蓋過風頭。

 

  「我想和朴智旻合影!」。11月上旬,在雅加達的地鐵站內,年輕女孩們這樣説道。如今在雅加達,在南韓嘻哈(HIP-HOP)團體「BTS(防彈少年團)」的廣告前自拍成為一股熱潮。2018年5月,防彈少年團的新專輯成為美國公告牌(Billboard)專輯排行榜冠軍,這是南韓歌手首次登頂。防彈少年團的人氣已經波及到東南亞。

      

       

  東南亞被認為曾經很喜愛日本的內容,但如今變成韓流的根據地。南韓內容振興院的統計顯示,2017年南韓面向東南亞的內容出口額為13億美元,比2015年增加6成。佔總出口額(85億美元)的15%,東南亞成為南韓內容的重要出口目的地。據菲律賓當地報紙報道,2018年南韓明星等的粉絲俱樂部會員人數在菲律賓達到約100萬人。

   

  東南亞的大企業意識到南韓流行文化受到歡迎,相繼起用南韓明星拍廣告。大型電商企業Shopee在2018年起用熱門女子團體「BLACKPINK」擔任品牌代言人。印尼最大電商企業Tokopedia起用了防彈少年團。該公司宣傳部門表示,「防彈少年團給音樂界帶來的革新與Tokopedia相通」。防彈少年團憑藉整齊劃一、完美的舞蹈席捲世界音樂界,提升了Tokopedia的品牌形象。  

       


        

  韓流熱潮不僅僅是出口內容,還提高了南韓的形象。英國BBC等的調查顯示,2017年在印尼對南韓的影響力「給予肯定」的人佔37%,對日本的影響力「給予肯定」的人佔57%。不過和2011年相比,日韓之間的差距縮小了14個百分點。南韓希望以內容為切入口,促進手機、化粧品等本國産品在東南亞的銷售,並吸引當地人訪問南韓。這一目標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

    

  智慧手機成為主戰場

    

  嵐10月在YouTube上 開設了官方頻道。這是該團體出道20年來首次這樣做。目的不僅是向日本,還是向全世界的粉絲發佈資訊。嵐的成員松本潤表示,「營造在全世界都能聆聽我們音樂的環境,這是前段時間去世的事務所社長Johnny(喜多川)先生的夢想」。他面向印尼的粉絲表示,「將不斷上傳內容,請大家支援」。

 

參加在雅加達舉行的K-POP團體GFRIEND活動的粉絲(4月)

    

  在東南亞,內容競爭的主戰場從電視轉移到智慧手機。英國調查公司We Are Social的統計顯示,在日均上網時間方面,菲律賓為10小時,泰國為9個多小時,在全球數一數二。視頻網站和社交媒體的利用時間尤其長。

 

     

  各視頻平臺把南韓電視劇作為「招牌內容」競相擴充。東南亞的大型視頻發佈商Iflix 4月接受南韓電視臺的出資,擴充南韓電視劇。音樂也通過網路傳播。2018年6月在YouTube發佈的 BLACKPINK的大熱歌曲《DDU-DU DDU-DU》的音樂短片播放量達9.9億次。為了滲透日本的內容,有必要像嵐一樣發佈視頻和擴充社交網站對策。  

   

  通過當地化抓住商機

          

  2018年4月,南韓男性偶像團體「GOT7」的成員BAMBAM將參加徵兵抽籤,泰國的粉絲都提心吊膽地關注事態。實際上,BAMBAM並非來自南韓,而是來自泰國。

   

  最近,團體中的部分成員起用南韓以外人士的「韓流2.0」和「新韓流」的趨勢也變得明顯。例如,BLACKPINK的成員Lisa來自泰國。參加日本紅白歌會的9人偶像團體「TWICE」也有日本成員。

   


        

   熟悉偶像問題的日本上武大學教授田中秀臣表示,「通過加入海外成員,不僅能讓團體在相關國家容易被接受,在團體內部,也能加深對相關國家文化的理解,容易被粉絲接納」。據悉,亞洲希望成為偶像的人瞄準南韓的趨勢也很明顯。

  

聚集在酒店前的嵐的粉絲(11月10日,雅加達,迪馬斯阿爾迪安(音譯)攝影

     

  此外,還出現了打造南韓流行音樂「K-POP」的海外版的趨勢。印尼大型財團CT CORP透露方針稱,將與南韓的大型演藝公司合作,打造採用「K-POP」元素的「I-POP」(印尼流行音樂)。

          

  在日系偶像中,也出現本地化的成功案例。在泰國,日本「AKB48」的姐妹團體「BNK48」備受歡迎。BNK48的成員幾乎全是泰國人,自2017年2月展開活動以來,迅速躥紅為頂級偶像。她們還主演了東南亞最大初創企業GrabTaxi的廣告。BNK48辦公室的負責人納塔蓬(音譯)表示,「與已成名的南韓明星不同,BNK是彰顯各自成長故事的品牌」。通過一起為偶像的成長加油助威的新方式,抓住了泰國人的心。

     

朝粉絲招手的嵐成員(11月10日,雅加達,迪馬斯阿爾迪安(音譯)攝影)

           

  嵐的成員之一櫻井翔在雅加達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並不是想與K-POP比個上下,而是希望觀眾了解J-POP(日本流行音樂)這一新的音樂風格」。在東南亞,不僅是南韓,中國和當地的競爭對手也在娛樂領域保持增長。為了把日本內容的魅力推廣到亞洲,就要拋棄「日本的流行文化正在浸透」這種盲目自信,通過新戰略拓展市場將成為其中一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鈴木淳、谷翔太朗  雅加達,岸本Marimi 曼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