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嵐」能成為國民偶像?
2019/03/11
自日本人氣偶像團體「嵐」宣佈2020年底停止團體活動已過去1個月時間。除了忠實粉絲外,這一消息還備受各年齡層人群的關注。從昭和時代開始,偶像停止活動就會産生巨大反響,進入平成時代之後粉絲消費進一步膨脹。從此次嵐的反響可以看出,平成時代偶像與粉絲消費發生了變化。
安心的鄰家感 成熟的粉絲群
「我的生活一直都有嵐。當因為考試和工作難過的時候,嵐總在我的身邊。自從知道嵐中止團體活動以來,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喜歡嵐15年的20多歲的女粉絲自嵐1月27日宣佈將停止活動後,一直沉浸在震驚的情緒之中。
![]() |
TOWER RECORDS澀谷店的嵐專區 |
「遇到嵐是我一生的財富。很喜歡他們5個人組成的世界」,在東京澀谷的TOWER RECORDS澀谷店,不斷有女性在嵐作品專區的筆電上寫下對他們的喜愛之情。該店的負責人表示,「停止活動的消息公佈前和公佈後的銷售額完全不同。精選CD最暢銷,演唱會DVD也是。還有很多海外顧客前來購買」。
從嵐宣佈停止活動的反響可以看出,平成時代之後,粉絲對待偶像的熱量急劇膨脹。矢野經濟研究所2018年的調查發現,在偶像上的每人平均支出為10萬3543日元(約合人民幣6201.81元),比2017年增加了17%。雖然音樂軟體市場在縮小,但有很多願意為支援偶像而購買的粉絲。
演唱會市場的增長也很顯著。據日本票務出版企業PIA綜研統計,2017年日本國內的演唱會市場規模為3466億日元,增至2000年的2.8倍。相關人士指出,「與1980年代下半期相比,音樂相關活動的動員人數增至3倍以上」。PIA綜研所長笹井裕子表示,由於消費者向體驗型消費轉變,「單個團體的動員規模大幅增長」。
2017年嵐的演唱會動員規模(演出場次乘以各會場的最高容納人數)達118.5萬人,增至2008年的約2.5倍。
![]() |
為什麼平成時代的偶像消費規模會大幅擴大呢?專欄作家堀井憲一郎分析稱,「昭和時代的偶像多為十幾歲,粉絲也是同年齡段的人群。到了平成時代,30多歲依然可以繼續當偶像,粉絲的年齡也在跟著增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