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在越南摸索擺脫依靠中國路線
2019/12/10
優衣庫運營商日本迅銷公司12月6日在越南開設首家店舖。將開拓伴隨經濟增長而出現的時尚需求在服飾行業。迅銷把越南定位在在生産和銷售兩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位置。優衣庫2018財年(截至2019年8月)海外業務利潤超過日本國內,現在開始進駐東南亞剩餘的空白市場,在中美貿易摩擦等背景下,還可以把越南作為擺脫依賴中國的生産基地加以利用。在越南實施魚和熊掌兼得的戰略。
「在不久的將來,越南也將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國之一」,12月5日在越南召開的記者會上,柳井正會長兼社長這樣強調。在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開設的1號店賣場面積約3100平方米,達到東南亞最大規模。還將在當地進行網路銷售。
![]() |
優衣庫的胡志明店舖 |
繼優衣庫10月進駐印度市場後,柳井表示:「期待越南的巨大潛在增長力,希望儘快地達到100家店」。越南的人口數量僅為印度的十分之一,但平均年齡約30歲,2018年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達到7%。迅銷2018財年在東南亞及大洋洲地區確保了兩位數的增收增利,通過全面覆蓋潛力市場最後留存的空白地區,構建了進攻體制。
作為消費國自不用説,對於在歐美市場大展身手的迅銷的增長戰略而言,越南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充分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柳井正反覆做出這樣充滿信心的發言是有原因的。
因為優衣庫的生産正在一點點從中國轉移到越南。美國對服裝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在這一背景下,迅銷在越南設立的縫製工廠截至今年春季達到44家,較2年前公佈的數據增加了30%。迅銷縫製工廠達到128家的中國佔到了總體的一半,但這一比例正在逐漸下滑。柳井在記者會上強調:「越南對於迅銷而言是最為重要的生産基地」。
從越南首都河內驅車約2個小時到達迅銷的代加工工廠,2千多名員工正低頭認真縫製衣物。迅銷導入了為合作工廠提供技術指導的「匠人制度」等,為確保品質而煞費苦心。
短時間內能在越南增加如此之多的縫製工廠,主要是因為構築了技術傳承模式。迅銷在越南擁有六家材料工廠,從材料到縫製實現了一條龍生産。熟知優衣庫的服裝行業相關人士表示:「逐步形成了不受中美摩擦影響的強有力生産體制」。
另外,在亞洲工廠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定期調查勞動環境,9月迅銷與國際勞工組織(ILO)建立了合作關係。為工人的社會保障和環境改善提供支援,越南也成為對象國之一。柳井表示「可持續性是最大課題」。
不過,在生産方面,越南的存在感雖然在不斷增加,但銷售情況如何還是未知數。「之前都是讓去日本旅行的朋友幫忙買衣服。以後就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款式了」,家住首都河內市的公司女職員Fan Tuizon(音譯)對優衣庫進駐越南很是開心,但競爭對手已經在當地先行採取行動。
「ZARA」運營商Inditex已在越南開設5家店舖,H&M也於11月底在越南中部旅遊城市峴港市開設首家店舖等,目前已經開設8家店舖。要想做到後來居上,與競爭對手截然不同的「優衣庫模式」能否被接納將受到考驗。
優衣庫將結合當地人的體形和宗教等因素,開發銷售符合當地人喜好的産品。會進入代加工工廠,從根本上徹底追求品質。「要想在各國獲得成功,入鄉隨俗必不可少」,這是柳井的口頭禪。
![]() |
一方面,ZARA將把在摩洛哥等歐洲附近國家生産的商品統一集中到擁有自主物流設施的西班牙,並利用空運手段,構建可以運送到世界各地的供應網。多數商品在全球統一銷售。雖然都是大型服裝企業,但運營方式完全不同。
「將在10年後把東南亞的店舖數量增加到約800家,和目前的華人圈一樣」,柳井描繪了這一未來藍圖。越南2018年每人平均GDP約為2600美元,即將達到耐久型消費産品銷售速度加快的3千美元水準。不過東南亞各國的情況各不相同,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各國消費者的愛好也大不相同。
作為生産基地,越南的存在感不斷提升,但如何才讓當地消費者接受比日本略高的定價等。在越南的生産、銷售的前景將成為左右迅銷的中長期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欣宏 胡志明、大西智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